汉兴二年十月。
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大明——任何人都可以持宝钞去银行兑换现银,不论崇祯朝、弘光朝还是隆武朝的宝钞,一两换一两,足额足值兑换,立刻拿现银。
崇祯朝时候的旧账朝廷都认,谁还能怀疑朝廷的信誉?!
然而绝大多数宝钞已在不久前被不知名的商贾收走,民间存留的宝钞只剩下不到四十万两而已,当初低价卖掉宝钞的人无不悔得捶胸顿足。
与此同时,大明皇家银行宣布发布新版宝钞,面额从一文、两文到十文、百文一应俱全,最大的也只有一两而已。
这种新宝钞由朝廷担保信用,随时可在银行换成现银。
当然,虽然银行在百姓们取钱的时候都会客气地问一句,“是要现银还是宝钞?”但毫无悬念,所有人都选择了现银,根本不去理会什么宝钞。
随后朝臣们惊恐地发现,自己的俸禄里有两成竟是用宝钞发的。
他们无不匆忙赶去银行兑换现银,却发现都是虚惊一场,银行立刻便换了银子给他们。
不过地处偏僻的一些官员就惨了,只能“组团”将宝钞交给一个人,出路费让他去数百里外的银行兑换。
当然,所有人都顺利拿回了现银,这股风潮很快便平息下去。
其后朝廷又公布新政,用宝钞交税可以少交一厘。
还有这好事儿?自然能省一文是一文!
当下又有不少人在收税前一天拿现银去银行换成宝钞,而后立刻像丢烫手山芋般,将这些“纸片”交给税官,决不在手里多拿一刻。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大明上下逐渐发现,这宝钞存放方便,银行也越建越多,兑换现银毫不拖拉,似乎没什么风险。
逐渐有人开始短时间持有宝钞,接着又有懒得兑换的人开始长时间持有。
皇家银行按照朱琳渼的吩咐,始终为市面上发行的宝钞准备了几乎等额的现银,以备有人兑换。
不过回到银行手中的宝钞却越来越少。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越是不让他换现银,他越是不踏实,想方设法也要换。而越是放开了随便换,反倒令人们对这些纸币有了信心,却没人去换了。
社会经济本来就是一种群体信心、意识的博弈。朱琳渼虽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人,些许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半年之后,第一批发行的新版宝钞只剩下二十多万两还在银行手中,在集市上买东西时,大部分的商贩都已经愿意接受纸币了。
第二批二百万两宝钞发行的时候,银行备付的现银已减少到了一百六十万两。这些纸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社会,却并未遇到发行第一批时那样的挤兑现象。
第三批时,备付银减少到六成,以后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不过按朱琳渼的要求,四成是备付银的最低下限。也就是说,每发行一百万两宝钞,银行里就要准备四十万两现银。为保证纸币信誉和避免通货膨胀,这是绝对要遵守的底线。
到了汉兴四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