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写在书上的的称呼方式,没人会那么掉书袋。
示意她自己玩的开心,程允叫来管亥,驾车前往蔡府。
蔡邕在前些日子升任司徒,朝中没有人反对,无论是才学能力,还是名声威望,他都当得起这个官职。
杨彪征召的名士,大多都没有来,但并不影响杨彪的升迁,他成功升任了现在大汉朝的最高官职,太傅。
袁逢袁隗袁基这些袁家的人,在朝廷中无法立足,何太后听到十几路叛军很多都是袁家门生的时候,差点把他们全都抓起来杀了,还是程允为他们求情,才饶他们一命,削了他们的官职爵位,贬为庶民,让他们活着出了洛阳。
程允跟袁家没有仇怨,一度都是袁家自己心里面有小九九,才不断和程允作对,现在袁家在朝堂上倒了,马上变为像荀家陈家那样的没有什么人做官的世家大族,程允自然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何况还有袁术这一层关系在。
杨彪空出来的太尉一职,交给了原来的太常黄琬,黄琬之前出任豫州牧,把豫州打理的还算可以,结果这次听闻王允等人出事回京述职,就被豫州的一堆人给起了义军,回不去了,所以留任了太尉。
三公之一的司空一职,之前是袁滂,但袁滂因为跟袁家前些日子走的有点进,或者说太过于支
持袁家在朝堂上的意见,被何太后厌弃,贬为太常了,顶替了黄琬空出的位置,把司空让给了硕儒荀爽。
荀爽听闻荀攸带给他的程允的话,老泪纵横,对朝廷现状深深忧虑的他毫不迟疑地坐上了前往洛阳的马车,也对之前道听途说全是恶名的程允提起了兴趣。
这几天的观察,发现果真是三人成虎,程允待人接物方面做的都很完善遵循礼制,让荀爽感觉到如沐春风,荀爽一直都很注重礼制,见程允彬彬有礼,自然抱有好感。
程允投桃报李,让张奉带着太医们帮荀爽调理身子,荀爽身子骨一直不是很好,当年北海著书受了寒,这大冬天的从颍川赶往洛阳又受了罪,调理下更延年益寿。
皇甫嵩从三辅调回洛阳,补任太仆,代替了袁逢的职位,虽然暂时失去兵权,但何太后帮他恢复了原来的爵位,还算不错。
而朱儁却主动调离洛阳,出任了凉州牧,程允没有想到,程允不太希望这个不稳定的因素脱离他的掌控,但没有办法,事出突然,程允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阻止,何太后还是封他为车骑将军,凉州牧,放他西去了。
代替他接任河南尹的是崔烈,崔烈这个人还是没能同意被程允举荐为廷尉,这可能是他身为一个清流党人最后的执着了吧,所以才有了后来钟繇升任廷尉一事。
不过他也算想明白了,正如程允所说,自己的名声都已经败光了,还有什么好珍惜的?不如重新找回来,甚至更多更高,这才出任了河南尹。
朱儁去凉州做凉州牧,程允不放心,没有办法阻止还没有办法制衡吗?推荐了光禄勋张温去任司隶校尉,统领被京兆尹盖勋代为统领的那些原来皇甫嵩的部下,保卫皇陵的同时,还可以抵挡西面的贼军,制衡朱儁。
顺手把自己的师伯卢植从议郎升任到光禄勋,总不能让这三个讨伐黄巾的将领,两个吃香喝辣当大官,只有师伯无语问苍天吧?
卢植要比程允让人信服的多,这个认命没有任何人反对,全票通过。
唯一空缺的九卿之位大鸿胪,由杨彪举荐的赵谦赵彦信担任,这个人程允不熟,也没怎么听过,卢植认识,和他解释了一下,这个人还是董卓的恩人,举荐人,素来公正,没有什么问题,有个弟弟叫赵温赵子柔的,在朝廷担任侍中。
新的班底已经建立完全,程允才好放心的出去带兵出征,像卫尉、执金吾、少府这种位置都没有变动,还是程普张郃李儒,有他们在洛阳,程允也完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