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韩国新郑心茫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卫鞅怅然一叹,默默点头。

    布衣白雪笑道:“前辈说要为秦国物色三二大才,难道天下大才竟有与我兄比肩者?”

    老人大笑,“金无足赤,才无万能。汝兄治国大才也,然兵事战阵、理财算计等,岂能尽皆卓然成家?”

    卫鞅诚恳道:“前辈明锐衡平,是为公论也。”

    老人站起一拱,“老夫告辞了。”

    布衣白雪一拱手笑道:“前辈,难道从此不再相逢?”

    老人目光猛然在布衣白雪身上一闪,沉吟笑道:“姑娘,二十年后,或许还有一缘。”

    老人叫了一声“姑娘”,白雪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上下打量自己,“这,这?”

    老人、卫鞅和那个俊朗少年一齐大笑起来。引得白雪也大笑起来。

    老人向俊朗少年点点头,“走吧。”说着向卫鞅白雪坚执的摇摇手,示意他们不须相送,便回身去了。卫鞅白雪怔怔的望着老人背影,不禁叹息了一声。

    老人和少年走过茶酒两厅的甬道,听见酒厅中传来悠扬的埙笛合奏,一个士子高亢明亮的歌声颇显苍凉。老人与少年同时止步倾听,只听那歌声唱道:

    日月如梭人生如梦

    流光易逝功业难成

    大风有隧大道相通

    何堪书剑歧路匆匆

    国有难也念其良工

    鹦其鸣也求其友声

    俊朗少年听得痴了。老人轻轻叹息一声,抚着少年肩膀,少年恍然一笑,两人便匆匆出了洞香春。

    走到天街树影里,俊朗少年低声笑道:“大父,那个士子唱得好也。”老人笑道:“你知晓他是谁?”少年惊讶,“大父知晓么?”老人笑道:“走,我们这就去找他。”

    少年笑道:“人家在洞香春呢,你往哪儿走?”老人悠然道:“此人性情激烈,行止若电光石火。唱完这首歌儿,他就不在这里了。我知晓他去处。”少年道:“这就去么?”老人道:“对,饱餐一顿,五更出发。”

    秦风听到这里,喟然一叹,战国乱世,虽然天下支离破碎,然而这天下大才却也是层出不迭。秦风默默收回窃。听器,起身离开了。

    秦风要去何处,其实他本来也没想着要跟着百里老人,但是这百里老人的一系列作为,让秦风对这位不算鬼谷子学生的学生产生了浓厚地兴趣,所以秦风所幸跟了上去。安邑这边,卫鞅有白雪照顾,想必也不会再出什么岔子了。

    百里老人和玄奇昼夜兼程,快马疾进,第三日赶到韩国,还是迟了一步。

    韩国都城新郑座落在洧水北岸。

    城池不大,历史却是悠久得很。

    相传这里曾经是黄帝的都城,留下了一个有熊氏城墟。

    周宣王时封了他的弟弟姬友做诸侯,国号“郑”,封地在华山以东,史称郑桓公。

    这郑桓公眼光颇为远大,在周幽王时见西周国运大衰,便将封地中心城池迁徙到华山以东近千里之外的颖水洧水之间,远远躲开了灾难即将来临的镐京。

    到了第二代,郑武公率领臣民,将黄帝废墟一带的荒芜土地全部开垦出来,并在黄帝废墟上建立了一座大城,定名为新郑。

    从此,小小郑国日益强大。到了郑庄公时,郑国竟是称霸一时,天下呼之为“小霸”。

    谁想自郑庄公之后,郑国便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战国初期,郑国第四百二十一年的春天,也就是公元前三百七十五年,终于被新诸侯韩国消灭。

    韩国原都城在黄河西岸的韩原,灭郑后便将韩国都城南迁新郑,远远离开咄咄逼人的魏国安邑。到韩昭侯时期,韩国已经南迁新郑二十余年了。

    然而,天下事颇多迷惑处。韩国南迁后国力便渐渐衰弱,新郑也萧条冷落起来,连郑国时期表面的繁华侈糜也没有了。

    韩昭侯已经即位八年,眼见国力萎缩,竟是寝食不安。韩国朝野仿佛受了国君的感染,无处不散发出一种萧瑟落寞的气息。

    就说这新郑街市,房屋陈旧,店铺冷清,行人稀少,车马寥落。百里祖孙走马过街,竟成了行人关注的新鲜人物。玄奇笑道:“大父,这韩国忒得冷落,比秦国也强不到那里去也。”老人摇摇手,自顾寻街认路。

    百里老人要找的人大大有名,他就是法家名士申不害。

    申不害是个奇人。

    祖籍算是老郑国的京邑,在汜水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