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退报事件”发生后,报纸付印晚的矛盾并没有得到一点儿缓解。汪洋在医院里不断地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凡是向他通报的事几乎没有能让他高兴的。
那天清晨起床后没有多久,汪洋就接到了发行公司经理张和的电话。张和在接到汪洋让李杨打给他的催他马上回来的电话后,迅速从省城赶回了宁阳。张和在电话中告诉汪洋,报纸的发行量已经大量下滑,情况实在危险,平时稳定在40万份左右的零售量,已经跌到了25万份左右。
“那固定订户怎么样?”汪洋问道。
“那30多万份还可以,我们每天不管什么时候把报纸送到他们手里,他们都得认了,因为不大可能中途退报。可这些人到了预订明年报纸的时候,会是怎样,那就很难说了。”
“最近这些天的印报数降下来后,时间晚的问题不能够缓解一些吗?”
“缓解的有限。再说,你如果总晚的话,读者有个阅读习惯问题。他们每天早晨上班前,如果你的报纸在市场上还不发行,时间一长,他也就不关注你的报纸了。”
“好了,不用多说了。你们进的那批色拉油是怎么回事?”
“我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弄清楚这个问题。搞清楚后,再向你汇报。”
“你马上帮我打个电话,让李杨派辆车来医院接我,再让他通知一下,十点整召开编委扩大会。”说完,汪洋就把电话挂断了。
汪洋的身体比那天晚上返回医院的时候好了许多,他在医院里实在是呆不下去。这些天,他考虑的最多的就是必须马上着手解决印刷厂的印刷能力这个瓶颈问题。他没有和任何人谈起自己的想法,他准备分两步走,根据目前报社的情况,也只能分两步走。这是必须的,要不然,报纸的发行时间拖得再晚,势必影响发行量,而发行量关乎广告的数量,这是生存问题。眼下,零售部分的问题已经明显显现出来,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这些天,他已经不止一次地认真考虑过这些问题,可最终在他的头脑中形成思路,还是昨天晚上的事。昨天晚上,他一直到下半夜两点多钟都没睡着。这些天,他已不需要人护理了。他一个人在病房里一会儿坐在床上,一会儿下地踱步。一个比较成熟的想法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渐渐地诞生。那就是第一步必须把一部分报纸立即送到外面分印,以保证正常发行。这样,才能让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的发行市场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第二步那就是把一个在会上提及过几次而都没正式讨论的课题提到议程上来,也就是说要迅速将印刷厂改制,吸收民间资金参与其中,让民间资金占有股份,以便能够让印刷能力得以扩容。
司机很快就到了医院。这是办公室临时给他安排的司机,他叫吴刚。汪洋已经知道田晓亮住院了,正在那里接受全面检查。
编委扩大会按时召开,第一个议题很顺利地通过。大家在听取了王有为关于印刷能力和对海燕印刷厂的考察及其谈判的汇报后,一致通过了汪洋的提议,分出去一部分报纸交给海燕印刷厂印刷。
当第二个问题开始讨论时,远不像第一个问题那么顺利。关于改制的问题,参加会议的人多数都主张稳妥,这在全国报业中还没有太多的先例,大家担心怕是要承担风险。而在参加会议的人中,最赞成这样做的就是副总编辑秦南。秦南成了汪洋印刷厂改制意见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汪洋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还是力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大家:“我们不这样做是没有出路的。印刷能力问题一直就是困扰我们的头号难题,那次大火后,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我们一直想解决,却难以解决。那就是资金问题,不解决资金问题,解决印刷能力问题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考虑让市里给我们钱解决这个难题,这在全国也已经没有先例,那我们就必须考虑贷款,而我们现在就是在负债经营,还有5000万元的贷款我们没有还,我们目前的能力,只能每年偿还这部分利息。那么我们何年何月才能解决印刷能力问题呢?改,或许能有出路;不改,就永远没有出路,这是明摆着的。不管大家是怎么想的,我还是主张改,我提请大家再考虑一下,我们可以自己筹集2000万或者3000万元资金,再在职工中筹集500万,或者是更多,让职工参股。其余的从社会上筹集,我看肯定有愿意参与的。这也是个方向,当然有风险。什么事能没有风险呢?如果这样做,他们还会分走我们的一部分利润,但我们所得到的还是大头,我们是控股者,我看不是不可行。这件事,操作起来会相当麻烦,还要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可就连我们自己都通不过,那就没指望了。所以我还是提请大家,再充分考虑一下,这件事很急,这绝不是我这些天在医院里才想出来的。这件事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想过多时,只是在医院里的这些天,让我下定了决心这么办。也难怪,今天我们是第一次正式讨论这个问题,大家还可以考虑,如果不行,就再议。不过,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我的态度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