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背了手站着,一身青古碧的常服道袍穿得十分端正,向来拉碴的髯须也修得齐整了不少。
“爹爹,你明明是个武将,为何穿得像个文官?”方如逸一面说,一面冲自家哥哥眨了眨眼。“还有这胡子,一到了京都,竟也乖顺起来了。”
方孚远抱着枪,低头忍笑,方岱见他们两个如此,板正的脸也有些绷不住。
他本是个豪爽的性子,从不拘小节的,每回进京都觉得麻烦得很,上朝见客,得备上十一二件的衣服去换,离了京又用不上,想想也是心疼。
他兜住宽大的袖子,坐在石凳上:“我听你们徐叔说,如今京都朝臣都穿这甩来甩去的道袍。我们常年在漠北待着,难得进京一回,不好叫人觉得我们诸事不懂。”
他从腰间摸出一只小巧的木盒子,递给方如逸:“逸儿如今也大了,女儿家头上没个簪子总是不好看。你瞧瞧喜不喜欢?”
方如逸打开盒子,望着躺在里面的那只金累丝南珠步摇,鼻头酸涩。
上一世的今岁,镇守漠北的父亲得了晋封昭武将军的圣旨,特特带着她和兄长进京谢恩,也为着给她寻一门好亲事,不让她的后半辈子都困在漠北那个苦寒之地。
父亲虽是边陲名声赫赫的守将,可他一向节俭,又体恤军中将士长年累月地受风沙和戎族侵扰之苦,每月的俸禄一到手便流了出去,她和兄长也一并过着清苦日子。
她不在意自己有没有日夜服侍的侍女,华美精致的衣裳,金银欲坠的头面,只要手边能有几册书卷就够了。
可直到她入了京都,才知侍女、衣裳和头面,是何等地重要。
她只去了一次世家子弟和名门闺秀相看的花宴,穷酸的名声便传得满京都是。
她从未经过这般风雨,心里难受得紧,本不愿再去别的宴席上露脸,但架不住父亲劝说,只得硬着头皮登了左家的花宴。
就是那一日,她被几名世家女奚落,梁王元轼出言相帮,解了她的困局。
她感念如斯,也喜欢上了这位总是眉眼含笑的少年亲王。
如今回想,只怕元轼早就算计好了一切,只等她这个一无所知的人,跳进局中。
眼下父亲送自己金步摇,多半是听说了城中那些名门贵女笑她穷酸的话。
方如逸拿起步摇,小心地摸了摸,簪入发间,努力笑道:“真好看,多谢爹爹。”
“你戴上这个,还真有几分姑娘家的模样。”方孚远抄着手,斜她一眼。
重活一世,哥哥还是那个有事无事就要挤兑自己的性子,方如逸心底腾了些暖意,插着腰道:“我本就是姑娘家,难道你从前不晓得?”
方孚远若有所思:“我只记得我有个成日穿男装,爱翻书的弟弟来着,弱不禁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