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诧异于高隆之的工作热情,为了让他歇一歇,于是给高隆之安排了一项差事,往河东山区与刘蠡升商议婚事。
这是一份美差,刘蠡升没有理由拒绝高欢的儿女姻亲提议,纯属白捡的功劳。
高隆之接到任务便领着一队人北上。
临行前不忘告诫家眷,紧闭府门,少与外人来往。
由不得他不怕,高家父子可都在洛阳城里,危险系数是平常的两倍。
当然,高隆之担心的是有人谋刺高欢、高澄,从而引发动乱的危险,绝不是担心两父子登门拜访。
北上的队伍里混了不少听望司人手,由赵彦深亲自带队,足见高澄对高洋婚事的重要程度,以及让亲家被部将围杀的决心。
高欢是在高隆之离开的第三天启程前往邺城,身在洛阳的高氏党羽尽皆出城相送。
娄昭君将高澄搂在怀中,看着两母子临别不舍的模样,让一旁的高欢陷入沉思:
‘阿惠回到洛阳前,妻子日夜求欢,险些就自己榨干,阿惠回来后,她又变回了端庄的渤海王妃。
‘今日身为父亲的自己,将往邺城,阿惠却只身来送,不愿让妾妇出门。’
一念及此,不禁让高欢有几分羞怒:
‘这两母子究竟把我高欢当什么人了!
‘你高澄的名声就很好?洛阳城里谁不知道颖川王府是什么情况。’
洛阳宗室叛乱,牵扯其中的清河王元亶党羽尽数被杀,家眷被押往晋阳。
元亶虽是祸首,但他的家眷也是天子的至亲,方才得以幸免。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妇人没有受到波及。
颍川郡王元斌之因参与叛乱而被处死,王妃宋氏的名字却被人从罪眷名单上抹去,依旧住在颍川王府。
元斌之谋逆,不仅身死,爵位也被剥夺,故居却堂而皇之挂着颍川王府的匾额,自然是底下的人听说高欢、高澄钟爱身份贵重的妇人,要维持住宋氏的尊贵。
好事者猜测宋氏身后之人,大体都认为是高澄所为。
若是高欢,宋氏早就被押往晋阳承泽雨露了。
于是,即使高澄一年来从未登临颍川王府,也不妨碍许多香艳故事流传,例如:小高王夜探颍川府,宋王妃含泪赴巫山。
即将出发之时,高欢训斥道:
“阿惠,要了妇人就应该给个名分,孀寡之人生活不易,养作外室成何体统。”
高澄心虚不敢辩解,只能唯唯应诺。
送走高欢,高澄也决定去见宋氏一面,听望司府衙所在的洛阳城,城中流传什么言语故事,高澄又哪会不知道,装聋作哑而已。
家里已有三位美妇,这已经让执着于养生的小高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