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将元玉仪娶进门。
而元静仪早在高澄回洛阳之前,就已经与崔括和离,高澄将她与元玉仪安排在一处宅子,相互有个照料。
暂时只能当做外妇养着,与李祖猗一般,将来有了身孕,再给一个名分。
高澄也没亏待崔括,授意代管吏部的崔暹为他找了一个合适的职位,又让人再为他张罗一门婚事。
也特意购置了宅院,让崔括父子在洛阳有安身之所,连奴仆婢女也给安排好了。
高澄虽然做不到原主一般,护着他一路当上门下省次官,黄门侍郎这样的高位,但自觉也没有亏待他。
若崔括真的做得好,自会为他酌情升职。
真不是高澄为人吝啬,黄门侍郎作为门下省次官,放在尚书省,就相当于左右仆射。
如今尚书省左右仆射是哪两人?高隆之与李元忠。
高隆之是高欢认下的族弟,任晋州刺史时就在幕府担任要职。
李元忠是赵郡李氏宗主,是劝说高欢东出,帮助他获得河北士族支持的重要人物。
他无论如何也学不了原主的阔绰。
至于崔括究竟有没有卖妻求荣,见仁见智。
高澄为他安排了诸多事项,就没再多做理会。
不过,高澄到底是软了心肠,告诉元静仪若是想念儿子,可随时让奴婢带来院里。
崔家子年纪还小,等过些年,说不定元静仪有了孕,搬进渤海王府后就要避嫌,也难再见面了。
将自己身边这些烂事理顺了,高澄也没忘记自己的正妻元仲华。
特意让人将她唤来渤海王府见面,未满十三岁的她依然青涩,但总算没了当初女娃娃的模样。
与元仲华说了好一会话,才命人送她回清河王府。
再过几年,这个八岁就与他结发的妻子就能正式进门了,而九岁登基的元善见,如今也是将满十四岁的少年。
高澄作为大舅子,没少打听宫闱之事,他与大姐儿还算恩爱,毕竟高皇后也不是当年尔朱英娥的性子。
自然不会说出大逆不道之言。
高澄休沐的这两天,也不是没干一点正事,他闲余时间也在忙着为张师齐审稿。
张师齐这次没有随行往潼关、晋阳等地,而是被留在洛阳,自然是高澄托付了一项重任给他:
详细记录高氏的发家史,依旧是务从实录的要求。
张师齐倒也不负高澄的信重,早早就完稿,自己又几经删改后,才呈给高澄过目。
高澄对张师齐严谨的史学态度甚为满意。
尤其是对高氏建义反抗尔朱氏的描述,也让高澄感觉到昨日重现:
‘尔朱兆擒收天子,囚于晋阳。
‘晋州刺史欢,去信,请勿伤天子,兆不从,缢于三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