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我也不太清楚,族长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别问这么多,所以我也不是很知道这件事最后怎么处置了。”
当时高氏说的那样吓人,又是拿族里姑娘声誉说事,又是拿她家娴姐儿的亲事吓唬,说的她整个人都心急了起来,不断催促自己的丈夫去找几位叔父商量此事。
就连顾源动身去往祠堂的时候,她也跟着坐在家里焦急的等待消息。
那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好似椅子底下有把火在燃烧一样的坐不住,时不时的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对着大门方向看了又看。
还是娴姐儿见她这么焦虑,特意安抚她,让她不要急,这攸关整个顾氏一族的大事,长辈们不会置之不理的,她这才缓解几分。
就这样一直等到顾源回来,同心急如焚的她仔细分析了这起事情的诸多疑点,她才反应过来这里头的问题。
如果说顾长宁是起了攀高枝的心思,整天待不住的往外头跑,那就同他们听说的内容有所矛盾了。
他们听说,自从顾山去世的消息传回来后,顾长宁一夜之间成长了许多。
虽然性子还有些孩子脾气,但是她每日都在想着怎么多帮家里干点活,不仅跟着她阿娘学刺绣,买了种蛋回来孵,甚至还经常上山去找野菜捡柴禾,好将这些拿去镇上卖,贴补家用。
不消说她整日里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没那个时间,就是她的这些个行为,也不像是那等做少奶奶美梦的人啊。
至于高氏说的她因为长相太过姝丽,引的人拐子注意,这是她的行为不谨导致的,以此来说明顾长宁是个举止轻浮的姑娘这点,他们也觉得有待商榷。
被抓去的人何止顾长宁一个,据她所说,同她一起被运上船的孩子还有九人,其中一位还是安国公的孙子。
那样尊贵的一位人物,谁敢说他是因为行为不谨造成的?
更不用说据顾长宁交待,他们只是被抓的孩子中的一部分,他们被运走时,小院里还关着好些孩子呢。
所以这一点根本就不能用来指证顾长宁的行为。
再有,高氏故意将事情说的很大,说因为这件事在村子里闹得沸沸扬扬,颇有往邻村散播的趋势,是在败坏顾氏一族的名声。
但是顾源冷静下来之后想一想,这起案子里哪怕没有顾长宁,一样也是会闹的满城风雨。
毕竟这是大案,牵扯的人数众多,贫富人家的孩子都有,甚至还牵扯到了国公府,本来就不可能无声无息的过去。
高氏用来告状的这番话太过牵强,顾源只要一想到她拿着这样的理由来哄骗自己,而自己也差点被说动了,心里就感到一阵不舒服。
为此故意想吊一吊她,便将他与几位叔父商议后的结果压下来,没有及时告诉她,就是想让她急一急。
而族长夫人在听了顾源的解释后,也是一脸的恍然,明白自己被人当成刀使了,便觉得这七婶娘实在太过心机。
高氏知道自己这些时日正操心着娴姐儿的婚事,便故意挑着她的弱点说,让她惊慌之下失去冷静。
要不是有顾源揽着,只怕是她当时就要去找顾长宁好好问一问了。
这样一来,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尤其她还是族长夫人,一言一行本就被族人看在眼里,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过后证明了是高氏诬陷顾长宁,那她更是难以下台了。
是以她现在看见高氏,心里怎么能不憋着气!
只不过对方是长辈,她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是强行欢笑着迎了进来。
高氏对族长夫人的不满毫无察觉,她只是听见族长夫人的话后愣了一下,脸上满是意外的看着她,“族长去请过几位叔伯了?那族长可有说什么时候才能有个消息啊?”
她原以为顾源是不想多事才推迟了这么久,毕竟顾源那个人大家都了解。
为人在大事上虽是比较公允,但惯会明哲保身,能不找事就不找事,遇事也喜欢和稀泥,先往好了说,因为这样两头都不容易得罪。
正是因为如此,她见好几天族长家都没有什么动静,越想越觉得他这是在敷衍她,这才怒气冲冲的来找他。
结果族长夫人却说他已经去请过另外几位老头子了,高氏便疑惑了。
那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别的人不说,五哥那个人可绝不会轻饶损害顾氏女名誉的人啊。
族长夫人听见高氏的问话,心里冷哼了一声,随后面上毫无异样的笑着侧过身看着跟在身后的高氏,温和说道:“我也觉得奇怪呢,这都好几天了,一点动静都没,按说那天同几位叔父商议过后到现在也该有决定了,但就是什么风向都没,我也很纳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