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结束,被胁迫来到睢阳的许叔冀真的一病不起了,他在床榻上写了一封乞骸骨的奏章,和张巡的报捷奏章一起送往京师。
最后就是贺兰进明的问题了,张巡最后决定在奏折里声称贺兰进明是在进攻伪燕的时候战死的,同时张巡举荐贺兰进明的侄子贺兰景担任临淮节度使。
睢阳之战的战果传到了洛阳,伪燕朝廷更加的惶恐。
以至于今日早朝,伪燕上朝的官员就一下子少了一半。
洛阳留守严庄却没有多少惶恐,他已经准备投降大唐了。
河南的伪燕大军虽然崩溃了,但是河南的唐军疲惫,不可能一下子进攻洛阳。
现在决定天下命运的,是陕峡中崔佑乾率领的伪燕军队,和郭子仪率领的平叛军队之间的战斗。
此战如果郭子仪战胜,伪燕在关中最后一支军队就彻底报废。
那大唐就是顺势席卷整个关中,收复东都洛阳。
那就可以和睢阳大捷的河南唐军成功后会师,这样大唐就从战略被动中彻底扭转。
之后大唐可以还都长安,随时可以攻打河东,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如果崔佑乾获胜,那就可以重新占领长安,再次控制关中地区。
现在汴河漕运因为战争已经濒临断绝,关中的伪燕军队再会同河东的伪燕大军,就可以再次攻陷河南。
那样大唐就被彻底斩断经济命脉,那战事就会重新倒向伪燕一边。
大唐和伪燕在关中河南的战事,就如同围棋上的打劫。
双方战局上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两个地区的战争结果。
而看起来优势的一方,只要一场失败就会陷入到劣势一方中。
崔佑乾要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不过他手中的军队不少是香积寺之战的溃兵,崔佑乾还在整顿士卒训练士兵,坚守在城关内不出战,和郭子仪的大军遥遥对峙。
而郭子仪这边也是稳扎稳打,严令将士不能随便出击,每日就是派遣小股部队试探崔佑乾。
双方主将都在谨慎的积蓄力量,试探对方的作战风格。
这种诡异的窒息感,让河南的大捷都显得不那么激动人心了。
凤翔府中百官公卿都盯着陕峡,就连秋闱都因为这场大战延期了。
用商博的话说,如果郭子仪败了,大唐朝廷说不定要逃回灵武,那举办科举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只有陕峡之战的结果出来,朝廷才有心情举行科举。
就在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在关中的时候,建宁王李炎却非常的放松。
李炎已经通过系统,看到了章武在河南之战中的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