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宴后,官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可当下,朝局之中,八皇子和十三皇子依旧是势均力敌,而十二殿下虽然参与进来,手中却有漠北的百万军师大权,谁都不可以小觑。
百官们一半是担心自己的前程,另一半呢,的确担心因为诸君之位迟迟不落,以至于哪日官家去后,皇子们为夺位而乱大周。
几名皇子和政事堂的参知政事轮流来和官家汇报朝堂上的事情。
年后雪消融,天气乍暖还寒,倒是没怎么出大事,不过之前大皇子留下的烂摊子,还在收拾。
百官们的意思也是,趁着还没乱起来,跪求官家定下储君。
唯一尴尬的是,官家每次听政事,都将两位妃子之一带在身边。
十三皇子无所谓,他猜到了结局,只是希望,陪陪这位并未给自己多少关爱的父皇,算是尽了孝道。八皇子和其他官员就不这么想了,暗示了几次,惹怒了官家,只能将枪口调转两位妃子。
两位妃子装傻,我就是听不懂。
他们又调转到官家身边的老人内侍总管秦城。
秦城只是笑呵呵的说,一切都是官家的旨意,小底不敢胡乱做主。
他们忍了又忍,眼见着从枯枝寥落到杨柳吐枝,又乍闻了蝉声,终于等不了了。也不管妃子就在,直接明示官家,请求立下诸君。
官家沉默了许久,他已老态龙钟,即便是半坐在床上,每次喘气都极为吃力,似乎下一瞬就会出事。
这一日前来的是参知政事之一,和始终保持中立的乔正阳不同,他已经偏向了八皇子。
倒不是说八皇子有多么仁爱,而是八皇子早年就有了盘根错节的势力,不必像十三皇子那般,一上位,只会依靠某几位臣子,那么势必会发展成当年王宰相还在时的局面。
此外,八皇子膝下儿女众多,虽说身体不好,可登记之后,基本不愁日后的储君,那么国之根本,不会动摇。反之,十三皇子之前风流,之后收敛,却也没个一儿半女,一旦登基,立后立诸君的事情怕是很能闹腾一阵子。
参知政事等了很久,才等到官家的问话。
“那你以为,谁可担当重任?”
这名参知政事毫不犹豫的说了八皇子。
都这个时候了,难不成还怕官家看重大权不成?
还有有名参知政事,其中一名提及了八皇子,乔正阳则是表示,直接将皇子们近年来的功绩做个对比,谁更利国利民,谁更孝顺,选择谁。
官家便道:“那你去做此事。”
乔正阳应下了。
对比之后,显然八皇子做的事情更多,但是出错率也高,而十三皇子做的事情不多,可稳扎稳打,虚心请教。
官家:“你以为如何?”
乔正阳还真说不出所以然,就为国为民的心而言,必然是十三皇子。只是,八皇子的势力太过强大,如果没有把握一次下斩除,那为了大周,也要选择八皇子。
他胆大的想了想,除非八皇子犯了和大皇子一样不可挽回的错误,否则,其实十三皇子还真的玩不赢八皇子。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时不时就有尚书、庆国公等重臣入宫和官家谈话。
官家每次都很直接,可官员不太直接。
这么细算下来,支持八皇子的官员最多也最直接了当,似乎笃定八皇子是最好的人选。而支持十三皇子的人,都是隐晦的比较功绩,让官家来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