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疲倦了,顺手牵过一本书来,看书名很是熟悉。家中藏书本就不多,被随手翻烂了的书籍,又怎么会不熟悉。再读几页,有些难过了。不多时曾同情徐志摩的命运,如今再出现,就变得伤感不已。文人的一些弊病吧,哪个不风流,多情其实并不打紧。然而多情且怀旧的人,的确很致命。晃得想起了去年购得的张爱玲全集,纯粹的地摊货,这也足以让我满足,尤其是心如止水的此刻,阅读的乐趣就显得高过所有了。想看看,再体会一下旧上海的风花雪月。
寻找总是漫长,到最后一切就变得徒劳。我的记忆出现了断层,那张爱玲早是不知去了哪里。几箱子书被我翻来覆去的找,还是不见张的影子。于是读书的兴趣就淡了,被这突来的事件扫了兴。我并不曾送人,何况我的书大都出自地摊,是上不得台面的。或是被母亲作为废品卖与收破烂的大爷?可母亲的回答是:谁会动你那些废铜烂铁。再不然,它就是一个人躺在某个阴暗的角落暗自伤神了罢。总之是不见,连续几日我找遍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它越踪迹全无,我越满是期待。作为一个偏执的人,我向来如此行事。追求完美的同时,却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许多的遗憾。比如说初恋,我曾有过。大致能想起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阶段。我们站在公路旁边的一棵树下,具体是那一棵树呢?我们相对而立,又说了些什么,这些早已忘却。后来呢?她去了何方?从初中毕业,一直到现在,我并不能设想她的未来。看我,原本想要说些什么的,此时显得有些狼狈。一本书激起了读书的兴趣,又因一本书扫了兴。我就想到了初恋,自以为美好的瞬间。书没有找到,爱情也并不曾实现,真是悲哀。随心所欲的打下这么几行文字,却不知道是何缘由,我竟然有些哀愁。也难怪,或许是有关时间的命题,刺激了我敏感的神经。想自己之前走过许多的日子,早就忘掉,即便是美好的体验也渐渐消失。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逝去的其实不单单是时间,更多的是一种怅然若失的心情。
就说那本书吧,假设一日之后,它乖乖的躺在我的跟前,温顺似猫。我也是提不起半点兴趣去阅读,甩手一丢罢了。猴年马月想起之时,它估计又会在那个角落里受尽尘埃,满腹怨言。说来也怪,就找书一事,我还能冠冕堂皇相处这么多个拒读的理由。偏执的程度,也算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