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小将军驾临,有失迎迓,还望恕罪!”到了大门口,钟先生双手抱拳对潘惟吉微微拱了拱,口头上客套了几句。
在这位钟先生面前,潘惟吉倒也不敢托大,他连忙双手抱拳对钟先生深深一揖说道:“先生家有喜事,却未知会父帅,若不是今日恰逢父帅命小子前来探访先生,尚不知晓。仓促之间也未备有礼物,只是我身后这位杨荣贤兄,听闻乃是伯母寿诞,临时起意填了词牌一首,稍后将念于伯母祝寿,还望先生莫嫌寒酸!”
听了潘惟吉的话后,钟先生扭头向杨荣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也难怪他会诧异,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他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会自大到用临时起意填起的词牌来为大儒家眷庆寿,听潘惟吉这么一说,自然会对杨荣多些留意。
“晚辈杨荣,拜见先生!”见钟先生扭头看向自己,杨荣双手抱拳,朝他深深作了一揖。
“老夫钟瑶,敢问公子师承何处?”见杨荣向他行礼,钟瑶双手抱拳,微微拱了拱,算作是回礼,问起了杨荣的师门。
杨荣刚穿越过来不过几个月,哪里会有什么师门,他的脸色稍微红了一红,对钟瑶说道:“不瞒先生,晚上并未读过多少书,也并未拜过师父。只是出于兴趣,信口胡诌几句,祝寿时还望先生莫要嘲笑。”
几个人站在门口说话的当口,一个身穿白色锦袍,看起来大约有二十三四岁年纪,大冷的天,手中还捏着一把折扇的青年仰头看着庭院中依旧葱翠的松树,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信口胡诌也敢用来祝寿,若是编的不成样子,岂不是辱没了我等真正的读书人?”
说话的时候,年轻人虽没看向杨荣,但声音却是不小,他的话,站在门口的几个人都是听了个真切。
听到年轻人说的话,杨荣发现钟瑶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好似露出了一丝不快的神色。
不快的神色在钟瑶脸上只是一闪而过,当发现这点异常的时候,杨荣心里泛起了嘀咕。
从钟瑶的脸色来看,他必定是十分不喜欢那个说话的年轻人,可是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还会在夫人寿诞的时候,将他也给请来?
“只顾着说话,老夫险些都给忘了!”不快的神色在钟瑶脸上闪过,他定了定神,对潘惟吉和杨荣说道:“几位请进宅内说话!”
进了宅子,两个家仆引着跟来的兵士们去了偏院,马匹也被牵到空地上拴了起来。
潘惟吉、杨荣和阎真跟着钟瑶径直去了摆设酒宴的正堂。
堂内客人并不是很多,总共只摆了三桌酒席,从坐在桌边的众人神态里,杨荣能看出他们全都是读书的儒士。
这些人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儒,也有几个是像刚才站在庭院里那个白衣青年一样的年轻士子,只不过他们这些人,让人看上一眼,就有种迂腐的感觉。
见钟瑶进了正堂,这些人全都站了起来,向他拱着手说起了一番祝贺的话。尤其是那几个年轻士子,不知为什么,更是比其他人显得殷勤了许多。
把潘惟吉等人介绍给在坐的儒士们,杨荣发现那几个年轻儒生脸上的表情好像很是奇怪。
在听说潘惟吉是位武将,杨荣和阎真只是陪他前来的朋友后,老儒们倒是面色不惊,有些人甚至还和三人微微点头算作是打了招呼。
可那几个年轻士子却是满脸的不屑,在潘惟吉和杨荣朝他们拱手见礼的时候,他们竟是把头扭了过去,佯作不见。
只是这一个动作,就让杨荣对这些年轻士子心生鄙夷。
儒家崇尚的便是礼仪,连礼尚且不知,又怎能读的好书?
心里这么想,杨荣的脸上却没有流露出半点痕迹。
潘惟吉向那几个士子拱了拱手,见他们竟没有一个人回礼,脸上顿时现出不悦。
不过这里是钟瑶的家,他纵然是不高兴,也不会当场发作,于是便和杨荣、阎真,在一张都坐着老儒的桌边坐了下来。
“几位先生乃是名士,如何能与武夫坐在一起?”仨人刚一落座,先前在庭院里说话的白袍青年摇晃着手中的折扇走了进来,微微蹙着眉头,仰起脑袋不咸不淡的说了句话。
听了那青年士子的话,潘惟吉最后一点耐性也快被磨灭了,他眼睛微微眯了眯,欠起身就想要站起来。
坐在他身旁的杨荣连忙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角,向他使了个眼色。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