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王上以为如何?”
“他完成这一切需要多久?”
她扒拉着手指头想道:“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他需要快二十年的时间。不过我们这里有所改变,他那里也应该会有所改变。”
嬴政思忖后,说道:“先盯着他吧。等到拿下齐国再说。”
江宁了然,嬴政大概是想先平息中原内部的纷争,这样才能腾出手处理匈奴的事情。而且基于上次成蟜那次的教训,不能随便打乱已知的人物关系,否则事情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打得自己措手不及,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她叹了口气,战国求生好难啊——
到了章台宫后,江宁端着茶杯一边喝茶一边听着嬴政等人对燕国的防御的讨论。周为了抵御夷狄,所以将亲族迁居燕地作为屏障,所以秦国在接受燕国国土后的首要的就是要熟悉燕地的防御工程。
“抛出辽东一带,可以依靠燕山山脉抵御夷狄部落。”蒙武指着地图分析,“但辽地一带被燕人经营得很好,放弃了实在可惜。”
“燕地原本就有一条长城,可以有效地抵御夷狄。”桓齮说道,“而且燕王在辽地,放任他在那里坐大,再联合夷狄骚扰边境实在不好。依我之见,让王将军抓住燕王。”
“可是,燕王要继续北上逃走呢?”蒙毅捏着下颌,“总不能一直向上追吧。那里冰天雪地的,对将士身体损伤太大了。”
“但斩草不除根,迟早春风又生。”桓齮快人快语,他看向嬴政,“老臣还是认为必须拿下燕王,防止他再生事端。”
“既然担心燕王和夷狄各部联系,那我们为何不跟夷狄先取得联系,请对方与我们合作跟我们一起抓住燕王。”她放下茶盏微微一笑,“这叫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蒙毅:“啊?”
“有了这次友好合作,我们便可以同夷狄通商,得到对方稀有物产说不定秦国又能得到一笔不错的收入。”
蒙毅:“……江大夫你掉进钱眼里了吗?”
“有钱不好吗?”她反问,“常言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上至宫廷开销,下至黔首徭役工钱,都需要大量钱财。没钱的话早就瘫痪了。我说的对方吧,夏大人。”
治粟内使点头;“最近给楚魏的黔首的黔首新农具所需的费用,都是从月氏的通商中来的。如果还能再有一个收入可观的商贸途径,臣自然希望可以促成。而且王上,臣听说夷狄的药材有名,臣想太医署的诸位太医应该也希望有更多药材。”
“臣以为江大夫之策也未尝不可。”蒙恬说道,“如果能跟夷狄和平共处,那么燕地边防任务就会轻松一些,同时我们还能联合他们同月氏一起应对胡人。这样一来,在应对胡人南下时,我们的应对方式也多了起来。”
“既然诸卿都认为此策可行,那边由江大夫主持,治粟内使和桓将军配合。”
江宁同另两人行礼从命。
嬴政敲定方案后,随即开始了另一个问题的讨论:“诸位以为对齐地该如何收服?”
一直没说话的李斯开始分析起了齐国的近况,跟她想得并不差。
齐国经历过灭国之祸后,一直选择明哲保身,早已在安逸中丧失了血性。又有尉缭子之策加重这种心理,使得齐国上下全无反抗之心。只要大军压境,再有细作配合,齐国必然投降。届时,秦国便可兵不血刃拿下齐国,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
既然已经到了战国时期的收尾阶段,那关于一些改革是不是也该分批次的,一一实现了呢?江宁捏着下颌思考,书同文,同车轨,统一度量衡,这三个都有前期铺垫过,但要先试行哪一个呢?
“既然无事,那便议到这里。”嬴政说道,“待王将军父子归来后,便兴兵齐境,到时候要辛苦廷尉和国尉还有蒙将军父子做好配合了。”
蒙武蒙恬和李斯行礼遵旨。
“王上,”江宁忽然说道,“我这两天在翻各地的瓷器坊,绸缎坊的账本的时候发现了各地的度量衡不统一,有时候会使得坊中出现的成品出现瑕疵,虽然更改就好,但是着实会影响通商。”
最后她还是选择统一度量衡。常言道,柿子挑软的捏,书同文和同车轨的人是固执的,不好说服的,相较而言统一度量衡牵扯的商人就比较好说了。况且当年连夜找来卓氏和巴清商量方案,又做了这么久铺垫是时候看看成果了。
嬴政看着她沉思片刻后,说道:“江大夫所言倒是提醒了寡人一件事情,一个国家只应该有一种标准。六国并入秦国,理应遵守秦国的标准。”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李斯说道:“启禀王上,此事确实合情合理,但是齐国尚未进入秦地,现在施行之计划有可能生变。”
“廷尉此言非矣,老夫觉得此策反而会促进商贾融入秦国。”治粟内使向众人解释近年情况。
“诸位同僚或许不知,着二十多年的通商,秦国的物品已经深入列国各个部分。而且前些年经过巴清夫人和卓先生的指教,我们更是把秦币与他国货币的转换控制在秦国的手里,一枚秦币能兑换他国货币数枚。”
说到这里众人已经明白了,如果秦国在这个时候统一度量衡,那么货币的汇率变回一致,而齐国富豪们巴不得这样他们能省下一大笔钱。有利可图,便会积极融入。
“可是齐国商贾高兴了,那我们本土的商贾便会不高兴。”蒙毅摸了摸头,“这不是会激起本土商贾的不满吗?”
“或许不应该粗暴地同意,我们应该让商贾们凑到一起讨论?”江宁笑眯眯道,“有事好商量不是吗?”
蒙毅:“讨论?”
“嗯。七国的富贾巨商在一个地方商量出一个标准出来,这样谁都不会觉得亏了。”她转着笔乐呵呵道。
这便是当年卓氏和巴清提出的办法。
利用秦国商品已经成为各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及强大的军事开始,将汇率牢牢地握在秦国的手里。他国商人想要购买秦国的商品要花大价钱购买。
如今他国商贾并入秦国后已经不再为差价而困扰,只剩下齐商,看着别人吃肉喝汤,他们会不着急吗?
而今秦国放出了要度量衡的风声,其中自然会涉及钱币之事,齐商难道不想参加讨论吗?可是秦国的度量衡只有秦国各地的商贾才能参加讨论,齐商想要加入难道不会促进齐国投降,好让自己及时加入免得更亏吗?
这样既不会让原本的商贾们因为一刀切而产生负面情绪,还会加重异地商贾想要融入秦国的心,同时促进他国快速向秦国投降。
不得不说巴清夫人和卓先生是个精明的商人,凭借着自己对同行们心里的了解,加快了齐国并入秦国的步伐。一石二鸟之计,当真是无懈可击。江宁在心里默默感叹,还真是应了那句术业有专攻啊——
第134章
长廊自湖上穿过,小荷尖尖,蜻蜓长立。两三个人影从水面拂过,浮在水面小憩的鲤鱼猛地缩回水中,荡起层层涟漪,使得水面泛起层层波纹,使得水面变得波光粼粼。
卓氏苍老的声音在身侧响起:“江大夫不必担心,这些天老朽和巴清夫人先邀请了几位大商至咸阳,同我们一起上书请王上统一度量衡。”
江宁颔首:“辛苦两位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