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叹息之余只能苦中作乐地想:幸好威望还在,这样再赚积分想必也容易了许多,更何况最重要的是,藩王全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被贬为庶人,或被封为王爷在长安建府的皇亲国戚。皇权的集中,至此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刘彻稳定了朝政,又按捺下焦急之情,先好好的将朝政理了一番,如此过了一年,方由东方朔举荐了赵人董仲舒于朝堂之上。
这一日的朝堂,必将被世人铭记!
因为,就在这一日,董仲舒终于向刘彻献上了天人三策!
短短三问答,却将这大汉掀起千万丈波浪来。此时,离刘彻同太皇太后承诺过的五年之内不对敌匈奴,只剩一年。而张骞,已出使西域四年无音讯矣!
这四年来,在表面上,刘彻终于拿到了大权,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实现了削藩的大事。而背地里,他更是依托李广将这大汉马场中的马匹数量翻了三倍!
且在边塞,他已然养出了数量虽不多,但质量却可观的精兵出来!
最可叹的是,刘彻竟然忍住了骄纵之心,隐约有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雏形!
大汉的强盛,仿佛只在一个呼吸之间了!
而间接造成这一切的陈阿娇,心头雀跃不已:这就是她的故国,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这一世的重来,越来越有了意义。
天人三策献上,当日,刘彻在朝堂上郑重拜董仲舒为博士官。
可就在这一片其乐融融中,丞相卫绾,也就是刘彻的老师,却尤为出众。他是信黄老之道的。可当刘彻同意董仲舒所言要尊尚儒家时。他不仅相应的很积极,还很--
“陛下所言甚是,”卫绾道,“凡是研究申不害、韩非子、苏秦、张仪言论的,都是论政之徒,请一律罢黜!”
刘彻听了心里头十分不对劲,其实说实话,他并不是纯粹的儒家学徒,只是因为董仲舒这一派言论于他的统治来讲,十分有助力。而卫绾之所以说出这番话的原因,他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法家万事依律,纵横家能言善道,这些都是黄老之道所不相容的。卫绾此时提起这事,无非便是想要搭个顺风车,借刀杀人。
若是他允了,只怕之后要祸端多多。
他看向卫绾,一时心头有千百种念头。
卫绾此人看似老诚。时则油滑无比。当年刘启为太子时,卫绾便得罪了他,可卫绾擅长装疯卖傻,佯装憨人:他很廉洁,表现的十分忠诚。凡是属下有过,他便主动承担,自己有功,便谦让给别人。
刘启被感动了,不仅原谅了他对自己当年做太子时候的冒犯,还封她为河间王太傅。在刘荣被废后,因他和栗姬是亲属,依律要被砍头,可刘启念及他做人厚道,不仅放过了他,还在立刘彻后,让刘彻拜他做了太子太傅,不久,又升为御史大夫。
在丞相周亚夫得罪刘启之后,刘启便随意找了个人做了丞相,不久便将其换掉,扶卫绾为丞相。刘启相信卫绾做人敦厚老实,让他辅佐太子,一定十分安全可靠。
可刘启觉得卫绾老实,刘彻却从来不这样觉得。在他看来,卫绾比真小人还可恶,至少真小人没那么多憨厚的伪装,而他却十分擅长伪装自己。
这不,如今又借着他刘彻要扶持儒术,趁机想要扫除异己了!
刘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还是应了他所奏之事。只心头却有了想法:卫绾这个丞相之位,该让一让了!
拿着圣旨得意洋洋的去对付法家和纵横家的卫绾并不知晓,刘彻心头已然存了卸磨杀驴的想法。等他终于将纵横家和法家收拾了,刚要准备庆祝一番时,却突然被下令罢相,理由却是:当年先帝卧病在床只是,典狱之中许多犯人乃被冤枉,丞相卫绾不能觉察百姓冤情,故而罢免。
可卫绾下了,这空余的丞相之位该交予何人来坐呢?
若是窦太后还在长安,且不喜他罢免卫绾的决策,他一定会让窦婴坐上这丞相之位;若是馆陶长公主同他不是一条心,陈阿娇与他没有如今的情谊,他一定会让陈须或是陈午坐上这丞相的位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