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童子。那两个童子,一个看守金炉,一个看守银炉,长得骨肉清奇,精乖伶俐,自幼跟着太上老君学道,至今已然三百余年,虽然未曾学得什么盖世神通,也得了长生不老之仙体。太上老君对二人说道:“前者佛门普贤菩萨前来拜访三次,问我借你们二人下界去,就在平顶山莲花洞处托化妖魔,待得唐僧一行人路过,你们与他做出些事来,试试他们可真有心西去也!”
两个童子闻言,大惊道:“师尊啊,试试唐僧诚心与否倒是不难,只是我俩不过微末道行,那齐天大圣性烈如火,棒子又重,倘若认不得我两个是好人,一发乱打,我等岂不是死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个凶神恶煞的样子,二童子记忆犹新,想想都有些怵得慌,一想到要去找他的麻烦,那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太上老君说道:“尔等勿忧。我自然会看顾你二人,便是被他打杀了,我也有本事救活你们来。我更与你们五件宝贝,和那齐天大圣周旋一番,足以自保。”说着拿出那盛水的玉净瓶;自腰间解下丝带;从墙上取了七星剑;再把葫芦吊过底子,把金丹倒出;最后取出那面离地焰光旗,交付给二人,教了使用之法,道:“你们拿了去,那猴子也奈何你们不得。”
这太上老君真不愧是圣人一体,全身上下都是宝贝,交付给二童子的五件灵宝,样样了不得:离地焰光旗自不必说,那玉净瓶是羊脂白玉雕琢,能在百步之内将人吸入其中;那勒袍的丝带乃是捆仙绳;七星剑锋锐无匹,足可抵挡世间任何兵器;至于那葫芦,前文已有交代,乃是和斩仙飞刀和阴阳二气瓶同出一源的先天灵宝,秉冬时节气所生,主归藏,性厚重。得了这五件宝贝,就算二童子修为还未达金仙之境,也足以和大能之人抗衡一阵了。
原著之中,二童子下界时所带的宝物中并无离地焰光旗,却多了一柄芭蕉扇儿,不过这时候太上老君并未把芭蕉扇一柄授予二人,宝物之数仍是五件。二童子得了这许多法宝,心下也安定下来,太上老君又道:“唐僧西去取经,乃是顺应天数,你二人此去也有功德,于修道一途大有裨益,去罢,记着切莫伤生!”
二童子得命,拿着宝物下界去了,自在平顶山上啸聚了一伙小妖,占了山头,自立为王,自称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一心只等唐僧到来,暂时按下不表。
却说那陆压去后,也不知道和昊天怎生商量,三数日后,灵霄宝殿中掷下昊天旨意,说奎木狼私走下界,罪无可恕,臭骂了一通之后,着他罚俸三年,仍于原职留任,戴罪立功,无功则加重其罪云云。众人看了这道雷声大雨点小的圣旨,笑得直打跌,那所谓的罚俸三年真是不疼不痒,天神又不用愁吃喝,又不用交什么社保医保,莫说罚俸三年,就算从此再不发工资,也断然不会饿死,至于那什么戴罪立功之说,更加是废话连篇。昊天拟这道旨意时,表情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仅看行文用字,其中还是很有些火气的,估摸着是因为算计未成,不能把原始天尊的阐教一脉也牵扯进杀劫中来,是以颇为不甘心。当然这也是不知哪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就是了。
话分两头,孙悟空自宝象国退了天兵,成全了奎木狼的一段佳话,承君臣送出城西,说不尽沿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却又值三春景候,正行赏间,又见一山挡路。唐僧勒马观山,正在难行之处。只见那绿莎坡上,伫立着一个樵夫。孙悟空睁开火眼金睛望去,早知是日值功曹,心下暗笑,却不说破,上前问道:“兀那樵子,我等乃是东土大唐遣王西天取经的,借问一声,此处是何山?”
那樵子闻得他们是取经僧,说道:“那西进的长老!暂停片时。我有一言奉告,此山有一伙毒魔狠怪,专吃你东来西去的人哩。”
唐僧听了,战战兢兢,连忙下马问个究竟。那樵子说道:“此山径过有六百里远近,名唤平顶山。山中有一洞,名唤莲花洞。洞里有两个魔头,他画影图形,要捉和尚;抄名访姓,要吃唐僧。你若别处来的还好,但犯了一个唐字儿,莫想去得!”
唐僧不禁大惊失色,忙顾左右道:“大圣,两位徒弟,这妖魔狠毒,怎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