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吟第三十二章段归七日之内,段归已连克琅中、雒水,寿阳和平章四郡,翼州境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卫氏先祖由商入政,长于筹谋算计却全然知兵机,后世子孙虽然累世公卿却从未出过哪怕一员战将,倒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天生的缺陷,只是他们世世代代都铭记一个道理——离刀枪最远的人,必定是那些不会舞刀弄枪的人。
卫家人一直认为,要维持家族的蓬勃生机,只需在太平盛景里买民心,在乱世烽烟中看风向即可,血染沙场以命相搏那都是无知匹夫的事——先祖卫垏这么认为,今时今日掌权的卫劼仍旧这么认为。
只是这一次他们遇到的是个全然不讲道理的匹夫——雒水城破之时卫劼便暗中遣使往段归大营表达了愿意助他诛灭韩氏,再骗取中行瓒的信任趁机谋夺越州的意思,可段归仰天大笑了几声之后就剥光了来使的衣服然后把他敲锣打鼓地送回了寿阳城下。
而且使者的背后被刻了八个大字——一事不忠,百世不用。
韩爵那边他象征性地留了两千人马以示同盟之意,而几乎所有的家底都被布置在了翼南五郡,可如今却只剩长冶一城,无奈之下,他必须负隅顽抗——只不过他没有想过生死相搏这个词儿真的摆在面前时,他竟然会吓得发抖。
“卫劼!识相的开城之后自缚于北门,本王可留你一条全尸!”段归伸手直指城头声如洪钟道。
他依旧一身戎装身先士卒,那身血红色的战甲仍是威风凛凛,胯下汗血宝马也高昂着头仿佛俾睨众生,可唯独不见了他手中声威赫赫的百劫残生,取而代之的是一杆足有丈八的马槊。
“段归!废话少说,有本事就上城来和本官一决生死!”卫劼瞪视着城下的人马,那眼神恨不得喷出火来将这万余人烧个干净。
四郡之地,几乎时兵不血刃就落入了段归手中——琅中守将陈泰被他诱出城外轻易斩杀,临死前才看清那个穿了一身狐家衣甲狼狈逃窜的偏将居然是段归,大军入城之后他俘虏了太守卫宛,随后又逼他替自己赚开了雒水城的大门。
寿阳几乎是依样画葫芦便到了手,那太守卫琛倒是有些骨气,据守府衙和他对峙了整整一夜,随后见突围无望竟引火自焚了。
随后便是长冶,这里着实令段归费了一番功夫,守城的卫胥无论如何都不肯出战,似乎是打算依仗着城高池深和段归耗到天荒地老——反正他城中别的没有,粮食却是堆积如山。
段归无奈后撤三十里故意放了些斥候出城,然后静等卫劼的援军来里应外合前后夹击——果然,不出三日卫劼便真的以为有机可趁,然后亲率大军出了平章,而段归将计就计令偏将虚张他的旗号用区区千余人就趁虚而入抄了卫劼的老巢,之后又趁他回师救援时半路劫杀,生生地让领着三千人马出城的卫劼最后只能带着几百人逃进了长冶城。
长冶以南七百里便是界陵,而界陵再往南就是渺无人迹的戈壁荒漠,在其中穿行数百里之后,便是司徒靖驻扎的啸月城——卫劼此刻一定心乱如麻,毫无疑问长冶是他最后的希望,若是再退一步到了界陵,缺吃少喝不说,单单随时可能袭来的啸月城大军就足以令他食不甘味,睡不安寝。
苍天似乎很眷顾段归,因为仗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北边的韩爵却依旧按兵不动。
“你?你还不配!”段归随手一挥马鞭,身后五千将士便抬着云梯开始冲向城头。
“活捉卫劼!”
“活捉卫劼!”
“活捉卫劼!”
段归这边士气高涨,反观卫劼虽然据险而守却是一拍颓然,城头的守军等了好久却不见他下令,便只好自行阻止反击——卫劼既急且怒,但是却满脑子却只剩下舌灿莲花般的妙语连珠,居然连半点应对的策略都想不出。
因为他本就是以文采风流著称的翼州名士,所长是诗词歌赋清谈议政,恐怕他此前对于征战沙场的理解仍旧只是运筹帷幄之中摇几下羽扇而已。
殊不知谋士永远只是战争的配角,哪怕是一流的谋士。真正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恰恰是那些在他看来鲁莽且粗鄙的武夫,他们才是最了解士兵,最熟悉兵器,也最知道这一仗该怎么去打的人——比如段归。
而卫劼此刻可能也发现了,他甚至连谋士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个坐议立谈口若悬河,实则百无一用的幕僚。
不过他好歹还是读过几卷兵书的,所以明白坐困愁城无异于自掘坟墓的道理——城里已经乱做了一团,无论百姓还是士兵都如同没头苍蝇似的在到处乱撞,如此下去城破只在旦夕。
城头的箭雨散乱无序,根本奈何不了登城的大军,越来越多的士卒跃进垛口开始和守军短兵相接,本就漏洞百出的防务因此更加捉襟见肘。
冲车终于被推到了城下,几百斤的原木开始重重地叩击起了足有一尺厚的城门,每一下撞击都在发出巨响的同时震落簌簌的灰尘,城楼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