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上初一,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稚气,单纯,不知道天高地厚。后来,文成了我的死党。再后来,我俩因为语文成绩突出,社交能力强,被老师推荐加入了学校的广播站当发稿记者。
2002年,以为工作成绩还不错,我成为文苑漫步的主编之一,文成为人物专访的主编之一。
2003年,文的一次永恒的呼唤—记刘晓瑾,刘晓旭姐妹情长的节目感动了我,使我再一次详细到对刘晓瑾进行了采访,写了一篇拙文,经刘晓瑾的同意,准备尝试投稿。
2004年4月,初三复习正紧张,该文章在某杂志发表,我得到了65元的稿费。
这是我65元稿费的来历,当时的我惊喜万分,倍受鼓舞。可是随即迩来的却是一连串的烦恼和尴尬。
这不,我自己连汇款单还未晤面,原来小学几个同学就兴冲冲地催促着,簇拥着我来到班主任面前开身份证明。当门卫那慈祥和蔼的老爷爷戴着老花镜把我上下打量了有三分钟,才小心翼翼地把汇款单交到我的手中。
我到邮局取钱,只听得那工作人员一个劲儿地嘀咕:“小小年纪,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天啊!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钱还没有装兜呢,一转身,碰着倩。她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交往不是很深。一见我手中拿着钱,她忙不迭地对我说:“真不容易,学习这么忙,你还这么有时间。我看了你文章了,挺不错的这就是稿费啊,哈哈哈,还真不少你看我,说是来寄信的,还想都买几张邮票,可手头上没那么多钱。你能不能看在六年同学的份上,给我个零头啊?”天啊!她费了将近十分钟的口舌,竟然想吞占我的宝贝5元钱!我的脸色突变,可笑容还僵在脸边。可没有办法,再说这六年的交情,咬咬牙,痛失我的宝贝money。看倩乐得屁颠,我好心痛
剩下的60元捏在我手里如同抓了只刺猬。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才好。文还在忙她的学习,她的节目,见我咨询,她倒爽快:“自己赶紧花啊?”
“赶紧花?”我念叨着,突然发现周围人的目光都是异样的。仿佛我看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冲我兜里的钱微笑。真的,冷不丁冒出个人来和你大招呼:“你就是某某某!哈哈哈。得稿费的人就是你啊!”“哈哈哈,得了稿费,你准备怎么花啊?可别忘了我啊?”“老同学,还认识我吗?恭喜恭喜啊!哈哈哈的了稿费了”
班上那些同学也把我围了个水泄不通“哎,我一瓶饮料”“棒棒糖!不贵的!”“巧克力,要两份”“雪糕”更有甚者:“正版原声,讲价18!”
在一片喧闹声中,我已经躲在讲桌前拿着板擦为人民服务了。忽然听门外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来的四个人中我一个也不认识,从校徽上我看得出是初一的。她们像记者一样问我:“某某某姐姐,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刘晓瑾现在情况如何?你是怎样认识她的?”“你还发表过其他的文章吗?”“某某某姐姐,你对这篇文章满意吗?”
我听不过来了,哪里顾得上回答,一摆手,我问:“你们怎么知道我发表文章了,我可用的是笔名啊?”这几个小丫头异口同声地说:“汇款单上不是写着班级和真实姓名吗?”我晕!
又过了一天,这钱在我的手中越发烫手。文听说了我这几天的际遇,她倒是乐了,笑着说:“我早猜到了。行了,朋友我也不要什么,二十年后别忘了我就行!”我好感动。
后来,我用60元钱买了书,还从自己的腰包里掏了20元简单打发了那些食客。再后来,老妈知道我发表了文章,忙问我:“哎,得了多少稿费啊?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