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正殿上,望着端坐于御座的太子刘彻,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刘彻冷冷的扫视了一周,朗声道:“诸位大臣有何事上奏?”
(ps:汉朝没有龙椅,太子监国时可坐正殿主席,无僭越之说。)
“禀殿下,陛下缺席早朝已三日,是否龙体违和?”
丞相袁盎缓缓离席,行至正殿中央,躬身问道。
刘彻微微一笑,解释道:“父皇身子康健,如今正连日处理紧急军务,丞相无需多虑!”
袁盎却不是这么好打发的,他一揖到地,瓮声道:“禀殿下,中央官署(相当于国/务/院)并未接到任何战报,有何紧急军务,竟让陛下如此着紧,乃至荒废政务?”
“大胆!毁谤天子,该当何罪?!”
掌印太监孙全双眉一扬,阴测测的呵斥道。
“臣知罪!”袁盎扑通一声跪倒,额头连续三次重重的叩到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待他抬起头来,额头已是青紫一片,丝毫不以为意,旋即挺直上身,道:“然臣今日若再见不到陛下,宁愿跪死在这朝堂之上!”
刘彻抬手制止了还欲斥责的孙全,饶有趣味的打量着袁盎,复又扫视了一圈群臣,缓缓问道:“还有哪位大臣如丞相一般想法?”
正殿内瞬间变得寂静无声,压抑的空气似乎已完全凝固,让人有些窒息。
片刻后,太农令曹栾起身离席,不发一语的来到袁盎身侧偏后的位置,缓缓跪倒,腰杆却挺得笔直。随即不断的有大臣离席而出,跪倒在地,须臾间密密麻麻二十余人便跪满一地。
刘彻丝毫不以为意,摸了摸下巴,看向稳坐席上的窦浚,问道:“大行令以为如何?”
窦浚闻言一愣,赶忙起身避席,沉吟片刻,躬身道:“既是陛下军务缠身,是否可让诸位大臣觐见太后?”
刘彻眯着眼睛,不置可否,旋即扭头看向公孙昆邪:“典属国意下如何?”
公孙昆邪站起身子,微微一揖,声若洪钟:“既然天子曾颁下旨意,若陛下缺席,便让殿下代为监国,那还有啥好说的?!”
刘彻微微颌首,摆手示意窦浚和公孙昆邪归席落坐,复又打量着面带迟疑的廷尉张贯,皱起眉头问道:“张廷尉,你有何想法?”
张贯偷偷瞄了一眼面色阴沉的窦浚,犹豫片刻,唯唯诺诺的起身答道:“臣无异议!”
刘彻闻言,心中腹诽不已。
无异议,到底是对谁的看法无异议?
“孙全,宣旨吧!”
刘彻沉默半晌,随即面色一松,微微笑道。
“诺!”
孙全躬身应诺,随即取出一份圣旨,朗声道:“大汉皇帝诏,宣丞相袁盎,太农令曹栾,骠骑将军秦勇至未央平虏殿觐见。即日起,着中尉张汤领北军,加紧京城防务;京畿除三辅之地,弘农,河东,河内,河南四郡所属郡兵,尽皆交由骁骑将军秦勇节制;三辅之地所属郡兵,着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各自节制,非圣旨与虎符齐备,不得调兵,违者夷其九族!”
诏令一出,满朝大惊。
丞相袁盎更是骇然失色,终于确定太子殿下所言非虚,陛下确是有紧急军务,而且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京畿七郡之地,郡兵数十万,而关中历来民风彪悍,可以说大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除了长安城的十万中央军,就是这数十万京畿郡兵了。一般不会轻动,即使数十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