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就是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和杨骏的两个弟弟杨珧、杨济。三杨依靠皇后这个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并乘着司马炎流连后宫之际很快掌握了王朝的权柄。
晋初那些年在朝廷异常活跃的贾充一派,到了282年4月25日随着贾充的死而渐渐退居二线了。荀顗早在274年就飞升极乐,荀勖、冯紞两个人很快转投三杨的阵地,继续他们的祸国殃民之旅。
就像是评价好人和坏人,对于忠臣和奸臣的区分,其实也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和深刻的标准。但一个人的行为总能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这个影响却是可以清晰评定的,是好还是坏,是优还是劣。不论你身上贴着什么样的标签,你的所作所为都生动地展现在历史画卷中,也在后人雪亮的眼睛里。
单纯地说荀勖和冯紞是奸臣、佞臣,并没有实际意义,但当细数他们政治生涯中的作为,就不难发现这比那些标签可精彩得多。
荀勖早年在前朝(曹魏)颇有些名气,为人也很精明,往往一眼洞察别人的心思,尤其对上司的心理揣摩得很到位,因此在司马炎跟前几十年而从没受到大的排挤,甚至在289年死后还被追赠宰相。其在晋王朝从政期间长年担任副总立法长的职务,那是在权力中枢的重要角色,但除去在265年与贾充、杜预、张华等人共同制定《泰始律》之外,并没有其他留名青史的建树。
有人对《泰始律》的评价很高,实则言过其实。法律真正的意义在于执行,而不是华丽的条文内容,显然该项法律在皇权****的当时并没有什么令人振奋的成果,尤其在处处充满“人情味”的晋王朝更是乏善可陈。
虽然本职工作做得一般,但荀勖却很有上进心,在其他方面做得风生水起。抛去些政治斗争的小打小闹,有一件事就能代表其从政的成果:拥立司马衷与贾南风夫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冯紞以巧言善辩著称于世,比荀勖更加虚华,但二人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那就是不遗余力不计后果地为自己谋福利。
冯紞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打压张华和疏远齐王上面。
张华为人忠厚务实,是晋王朝不可多得的良佐,但往往这样的人总是免不了会被八面玲珑的人设计,细数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正之人多遭旁门左道的明枪暗箭。
张华与司马炎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太子司马衷的废立上。白痴太子声名在外,明眼人都知其不能担当重任,但司马炎一来自欺其人,二来受皇后等人的蛊惑,三来因为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很是机灵,也许将来是不错的继承人,总之是铁了心要司马衷接替自己的皇位,于是支持司马攸的张华便理所当然的受到司马炎的冷落。
古时候的家天下讲究的就是血统,在弟弟和儿子之间,司马炎毅然决然地选择自己的儿子。
282年正月18日,张华被调任为幽州军区司令长官。看起来冯紞的计策进展不错,但结果却不尽如他意,张华到了幽州之后实行较好的安民政策,将汉人与外族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得当,声誉更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