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十年竟然没有收到过一分钱?”
“连大神都会遭遇欠薪问题,我们这些新人小白……”
“哎!”
宁远终于明白为什么编剧比配音还惨,配音最少都是现结钱,多少都有点收入,可编剧……
“说白了还是市场太乱,每年看似立项的影视作品很多,但能够真正备案,进入拍摄的作品百里挑一。”
“听说国内专业编剧的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超14万,但每年仅有3%的剧本能够得以拍摄。”
“去年超过六成的编剧没有原创作品上映,超过八成的编剧没有网络电影上映。”
韩成颓然道:“很多编剧只能靠定金活着,签约时拿到的可能就是全部,只占剧本投入的5%~10%。”
“所以我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给别人当……”
“枪手!”
宁远无言以对,拿不到钱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这两年编剧撕逼的事还少?
就算项目开展顺利,编剧能拿到足额的编剧费,但等影视剧上映,署名权才是导火索。
毕竟署名权直接关系到一个编剧在业内的影响力和薪酬,也可以看出一个导演和制片方对于编剧的尊重程度。
在人情社会中,它更像是一个赐座排名的仪式?
听完宁远的问题,韩成笑道:“署名权?”
“兄弟别想太多了!”
“刚入行的小白根本不懂这些套路,即便懂也因为没有议价权和话语权,只能签下霸王合同。好多新人编剧出师未捷身先死,辛辛苦苦几年心血,最后连名字都没有。”
“我就被人骗过两次稿,现在只要能给钱,什么都无所谓!”
宁远皱起眉,这点声音的确比文字更有优势,毕竟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辨识度,甚至能作为法庭证据。
“现在能被拖欠稿费已经不错了,好歹你还有希望。”
韩成吐槽道:“一部合格的电视剧,剧本创作周期至少需要八个月到一年,有的甚至长达两三年。”
“真正对自己有要求的前期至少要准备两年,做大量的人物访谈及行业内采访调查、素材收集整理等工作,然后才能进入真正的写作环节。”
“一集戏最后总成稿字数15000-20000字,一部戏要写三四十集,全程基本上有七八遍的修改。”
“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人来说这几年靠什么活着才是最大问题。”
宁远想起曾经看过一个报道,阿里影业某高层大言不惭阐述过一套屌丝购票心理学。
只要具备“大IP”“明星阵容”和“电影概念”这三个条件,将近九成的年轻观众就会为你的票房买单。
随随便便找一个在市场上已有群众基础的网文作品,委托有经验的职业编剧对其进行改编,资本就能把这些可能并不具备影视化价值的小说炒作成一个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至于编剧?
一台台码字机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