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子清沉吟,道,“圣上可是已有了属意推行海令的商行?”
澹台宇虽不知他这个近来的臣子怕是兴起几分的念头,思索片刻,便摇头缓声说道,“未曾。”
林子清道,“圣上可是已经决意要推行海令?”
澹台宇挑眉,“自然。”顿上片刻,方才又犹豫着问道,“你觉得……朕不该推行海令?”
林子清一度沉吟片刻,道,“不然。推行海令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微臣自是不曾有微词的,只是……”林子清顿上片刻,便随即拖着极为不急不缓的调子缓缓言道……
林子清道,“只是,微臣觉得自己实在有些闲的过分了,想从圣上这里讨些事儿来做罢了。”
澹台宇稍稍扯动了一下自己的脸皮子,道,“你翰林院的差事尚还未曾做完,又从我这讨上这两份不易的差事来,你倒也不怕自己实在忙的慌……”
林子清拧眉,片刻,再缓缓的舒展开,便拱手说道,“请圣上准奏。”
澹台宇挥罢手,言道,终究化作一番似是极为无奈的苦笑来,“罢了,你若有什么想法便自己去做吧,温州难民和那海令之事也都一并托付给你了。”顿上片刻,脸上的容色敛上几分,这才一般正色的说道,“只是……若真正出了什么篓子,我可当真是要为你是问的。”
朝政之事自然并非儿戏,若是日后真正出了问题追究其责任来定然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尚且是一番不会轻,不可推究的责任,而这责任却本就是他自己揽下的……
然而,这世上除了利益均衡的买卖之外,尚还有一事是该遵从的,遇事不该随利益趋之,而论之该与不该之分。
在许多时候,林子清觉得他该揽下这一份责任的时候,他便会站出来,揽下这责任,这是他的该。
念罢此处。
林子清便向着澹台宇公说作了个揖,言道了一声,“——诺。”
声音沉稳,声线略低,听着像磨砂一样性感低沉的声音。
……
这日,
长安半月,正是深秋将近,将近初冬的时日。
这日长安北城的城门口却比往常要热闹上了许多。
这日的北城门一早开启,便在门口见了一大批正拥挤在城门之外的难民。男人,女人,老人,还有孩子……伸出了一只只形如枯骨的双手在城门外熙攘着,“让我进去……”“进去……”“进长安……”“进去……”粗哑的,清脆的,苍老的,还有稚嫩的呼喊声在城门之外声声的起伏,恍若群起的阵雷。
北城门的守军打开城门的时候,怕也未曾联想到这般的情况,守在门口的守军们提着带着红缨的长枪,两边的守军将长枪交叉抵在了城门口,长安城里守城的将士花上了近半个时辰才堪堪安抚下如今的一副局面。
乱局方定,便只见得有一人忽然往那守城的将士耳边说道一番,于是,随即,那将士脸上的神色似是终于缓上一缓,道,“我自会去与上面禀明的。”那将士于那先前来的那做小厮打扮的男子不知说到什么,而能轻易清晰入耳听见的怕也就只有方才那将士的一句话了。
城门口的守军怕是已经许久未曾见过一群成百上千的衣衫褴褛潮涌的难民……踏着蹒跚的脚步向城门那处,长安城内涌进的混乱的场面,心底一时之间倒竟也是不由的觉出几分头皮发麻的滋味来。
只见那群涌的难民里多是些国字脸青壮年的汉子,尚还有几个老人,女人还有孩子,大多都是一副面色饥黄,瘦骨嶙峋的模样,又听得此间这处熙熙攘攘,间或夹杂着几声女人或是小孩的啜泣声,和几个老人气虚无力的言道“……作孽啊……”
这番的场景,怕若说来半分也不让人动容,却到底定然是不可能的了。
长安城北城的城门已经全然封锁了。
……
待到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