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林觉得自己有机会重新在中华帝国开展业务,或者有机会可以原封不动地把资产从政府手里拿回来,甚至也许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中华帝国说外国人可以在上海合法经商,不是吗?麦克林真心希望这不是敷衍的话,他现在也只能这样希望了。
他太天真了,他以为的“合法”绝对不是程启说的“合法”。冲击中华帝国国内的工商业发展,这就是程启眼中外国银行的原罪。在国内银行发展起来之前,在金融业监管措施到位之前,外国银行永远都不可能“合法”。
像现在连中央银行都只有皇帝一个员工的情况下,麦克林想得太多了。
席正甫就现实多了。37岁的席正甫原来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买办,去年借200万两白银给清政府的大手笔就是他张罗的。这既给汇丰银行带来了巨大利润,也给他本人带来了高额的佣金和以前不敢想象的政治地位。
可现在全完了。汇丰银行被查封,他失业了。
在席正甫看来,在外国银行被政府强制查封、资产冻结并不是因为银行这个行业有问题,仅仅是因为这些银行是外国人开的。作为银行本身,席正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
席正甫决定去找胡雪岩,他和胡雪岩也算有些交情。
胡雪岩有几个钱庄,在席正甫看来,这些每日里靠收取保管费、汇兑费用来蝇营苟且的钱庄,正适合用来转换为西式的银行,一头靠支付利息揽储,迅速扩大资金池,一头以较高的利息给靠得住的客户放贷,赚取这中间的利息差额。
至于其它汇兑费用等收入,只要银行上了规模,不愁不会滚雪球一般迅速增加。
在外国银行被驱逐的现在,简直就是成立本土银行的绝世好机会。只要成立银行,席正甫有信心可以利用原来的人脉,为银行谋取巨额利润。就算外国公司都关门了也不要紧,国内的工厂、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同样是巨大的。
对,席正甫的行为完全符合后世对“买办”的定义,但他也不是只愿意给外国人做“买办”的,如果中国人给他机会,他同样做,只要能够挣到钱就行。
“家国”还是“国家”的区别而已。
甚至,很多的“买办”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到底意味着什么。
美国商人迈克尔一点也不纠结,他填写好了《入境申请书》,让自己的仆人拿去中国人的海关递交了。
他当然要申请留下来。他做正经粮食生意的,走到哪里也应该是受欢迎的人。像这次,多少以前呼风唤雨的公司都被贴上了封条,他的公司却安然无恙。
前一阵子通过在公使馆的朋友介绍,他还和中国人的大官李鸿章有约,将按每吨30两白银的价格卖给李鸿章小麦。李鸿章总共可是要收购30万吨小麦呢,绝对的大买卖。
可惜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