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的教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所共知的虚伪,在教育界还是比较少的,它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弊病,民族劣根性。如果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教育不能脱离这个圈套,它就通过教育这个坛子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就如同柏杨先生所言的“酱缸”

    洛克说,最低级的自由就是大声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然而,很多人不得不感慨:在我们这里,这种自由只有小孩子才拥有。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低级”?!

    然后单说高等教育,这是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

    早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教育权利的特别调查员到中国,离开之前抛下了一句令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汗颜的话:“在保证受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接着,新华社也报道了近年来很多大学在招生方面农村与城市生源的比例大肆“失调”

    国人要面子,很多东西不敢直说。而今,人家毫不留情地说出来了,该是好好地、彻底地反省的时候了吧。

    上大学之前,和同学有一个很不平发现:很多大学都施行不公平的分配。上大学之后,又发现两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是高涨的学费与自家的收入水平,好几回我都以为人民币贬值了。二是扩张式的招生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量,真不知道有句话该不该说,这有点像穷人摆阔啊!

    我认为受教育是最应该体现平等公正的,如果连“校园”这片最后的净土都不能守住最起码的公正与平等的话,那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的公平可言?

    教授跟我们说,真是怀念以前的日子啊,上课时可以在教室里边讲边散步。现在哪位老师还要散步的话,肯定摔个半死!

    大学扩招之后,就业成为众多大学生考虑得最多的问题。生存毕竟是第一位,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当一所大学需要用就业率来衡量,而且这种比率很重要的时候,代表着什么呢?我们究竟是在进行精英教育,还是在进行简单的生存培训?两样都算不上。可以说,这是当下大学的悲剧。它折射了当下的“大学”生存于社会的夹缝之中,而不是更多地能为这个社会创造着什么。

    人们担心,长此以往,大学会不会因为教育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流行而变得面目全非?这不是杞人忧天,综观当下大学,无论学生还是学校的领导,无不为了就业率苦苦挣扎,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在这么一种状态之下,我们还能有多少的自主性去谈什么大学精神?

    上面说的是一种外在的面貌,这里说一下大学的内容。如果有人问,当下大学生说得最多的话是什么?那这两个字肯定是最多人赞同的了——无聊!

    有时,还真觉得不可思议,某些人大会三六九,小会天天有,师兄弟师姐妹还有领导不断来电,又是技能培训,又是跑兼职。虽然没怎么锻炼,但这样跑上跑下,扛来扛去,小腿坚实了不少,肱二肌和三角肌也凸了起来。按理来说,这种人该是很充实了吧?可是,等他们停下来之后,倒在床上,说了句“不知干些什么,无聊!”然后,转身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有一种观点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只知道要上大学,而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造成的。这个可能性有,但是不大。因为很多时候,人去做一些事情是无法明确为什么的,甚至没有为什么。虽然说上大学是件大事,但同样脱不了这个共性。况且,很多人目的明确,也是一个样。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特别盛行,物欲横流的风气,庸俗思想观念、功利主义金钱观念渗透校园,造就了一批在学识中浮华而不务实的知识分子。

    大学,不但要有学术与思想的自由,而且要有文化精神的自我觉醒。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知识的追求与创造,真理的探索,人性的修养才成为可能。只有“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才有所谓的大学精神可言。

    前两天跑到图书馆看福柯的书,在封面上有一段话,让人感慨良多。由此我想到教育改革方面的话题,谨摘下来与大家分享,并作为此文的结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改变人们的意识,也就是人类头脑中所固有的东西,而在于改变由真理所产生的制度、规则和伦理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