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兄弟,此次破国乃大康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大捷,仅南疆这三十万将士就完成了当年先帝未尽之功,打破了这些年“百万雄兵南不举”的诅咒,大家伙都从心底感激你,我们终于也扬眉吐气了一回,明日请功大家伙都听你的!”
说话的正是南疆的主帅李怀世,眼中火热之色几近欲出,这等功劳谁不眼热,封侯拜将是每个将士的梦想,屋里早已坐满了人,都是南疆这边的实权将领。
他们眼里也都是一片火热,不过此时谁都没说话,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将军的厉害了。
当初贾理刚来从军时,并不是一番风顺,他知道贾家的名头在真正的实权大人物面前根本不管用,故他刚来此地之时,只说自己姓贾,并没有说自己是来自国公府,当时他还是个小毛孩子,这个年纪来到这的,一般都是当炮灰用的,他也不例外。
那时他也受排挤,战斗时也是危险最高的队伍,那支队伍叫“敢死队”。虽然这也正对了他的胃口,但是他哪里是那种吃闷亏的主,修行有成,对付普通人自是手到擒来,他一发狠,一粒“人身养荣丸”,便将南疆真正的实权将领一网打尽。
这次大战,借贾理神通,对方排兵布阵对于贾理而言如同掌中观纹,打起仗来自然是手到擒来,因为还要修行的缘故,每每大战,他都会冲在最前方,一开始他还因为灵气不足挨了两下,如今他带兵出战,不再像从前直接撑起一个护罩,而是将灵气铺在体表,大大减小了损耗,才在一场接一场的大战中撑下来。
看着一屋子的人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贾理心中一动,尽管这次大战都是自己一手策划的,也是自己着手推动的,但独揽功劳非明智之举,此时他还没有能力与朝堂上的那位掰手腕,韬光养晦才上上上之色!
加上这几年相处下来,屋里的人他也渐渐熟悉了,这次大战没有一个人缺席,无一不是血战沙场之士,独揽功劳,他岂不是成了刘邦、勾践之流,此举亦非长久之策。
“此灭国之举,虽是弹丸之地,但也绝非一人之力可为,此次论功,诸位披甲执锐,浴血奋战,此功不仅是我的,也是大家伙的,大帅自可按功劳大小据实以报就是了!”
众人一听脸上纷纷露出了笑意,看向贾理的神色少了几分拒意而多了几分亲近。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跑死了八匹快马,第一时间送到了大明宫朝堂之上。
“报!报!”
“南疆大捷,南疆大捷!”
这一路上但凡听闻此信之人,上至士族大夫,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欢欣鼓舞,这一刻大康震动,这一刻举国同庆。
如今大康双帝共存,明康帝还在与泰康帝争夺权力呢,泰康帝此时已经退位了,但是暗地里却依旧握着大部分兵权不撒手,所以在明康帝拿到奏折时,泰康帝也接到了消息。
大康立国,泰康帝马上功夫了得,在军队威望很高,明康帝想要伸手却也无法,如今这等开疆拓土之功,两人都不想放过,泰康想借这个功掩盖自己晚年的过失,明康想要证明自己文治武功不弱前人,乃当世明君。
文官现在还没有一条心,如今朝堂上派系二分,明康帝一系,泰康帝一系。
面对这次久违的大胜,殿中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因为这南疆的和平并不是联姻纳贡得来的,而是边关将士披坚执锐,浴血沙场拼出来的,他们为之自豪,就算是那些平日里刻薄的言官,此刻也都奉上了赞美之语。
“吾皇圣明,正是吾皇英明,雄才大略,才有李将军这般人率众为我大康开疆拓土!”
“正是,吾皇圣明,吾皇圣明啊!”
......
太和宫泰康帝看着这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脸色喜色一闪而过,对于这封奏折他是欢喜异常。
“冯净,你说这个贾理是个什么人物,李怀世的奏折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个小家伙!”
一位发白无须的太监看着递过来的奏折,最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贾理,阵前斩将一十八人,三军先锋,一骑催战云,三千铁骑纵南蛮,先登破城,亲手活捉大后主,不日将亲自押解回京。
“好一员虎将啊!”
“不错,当真是一员虎将,给你半个时辰,我要知道关于他的一切。”
泰康帝随后将奏折一甩,闭目养神去了。
虽然隐了贾理那如神灵般的谋划,所向披靡的排兵布阵之能,但单论战功贾理还是排在了第一位,这是南疆一系想掩盖都掩盖不了的,尽管这样,对于当下的大康也是惊艳无比的存在,同样的一条命令也从大明宫传了出去,显然明康帝也看上了这位虎将。
朝堂之上明康帝还问过贾政,贾理是不是贾府的人,不过贾政哪里知道贾理这个人,只推说不知道,毕竟胡言乱语可是欺君之罪,他可担不起。
“真乃世之虎将啊!”
不几日贾理的名头传遍了整个神京,此时已是深秋,与当日贾理离去的季节相近,叠翠院里的秋千上有一个姑娘坐着,正在愣愣地出神。
“三年了,也不知哥哥如今怎么了?”
这时另一个姑娘走进院里,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惜春妹妹,还在想理哥哥呢?”
两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