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长江汉水交汇之处,对于汉水流域,特别是汉水中上游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周、秦、汉的历史,也仅限于中学课本的那点可怜内容。历时9天的旅程,经渭河和汉江两大流域的数个重镇,通过眼观耳识,确实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难怪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9天里,我与网友“老余”从汉口站乘火车出发,抵达宝鸡、汉中、安康、十堰等4个地级城市和岐山、太白、留坝、宁强、洋县、城固、汉阴、洵阳等8个地辖市(县)。为了了解渭河和汉江两大流域的人文历史,参观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北首岭遗址纪念馆,五丈原诸葛亮庙、张良庙、宁强羌族博物馆、宁强博物馆、蔡伦祠墓、张骞祠堂、张骞墓、汉阴三沈纪念馆、安康博物馆、洋县文博馆、洵阳文庙和十堰博物馆(十堰南水北调博物馆)等处。
为了感受尚书?禹贡中“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叙述,沿汉水源森林公园金刚峡,我花了1个多小时,顺着陡峭的石阶,喘着粗气,一直攀上瀑布呈现两叠的高处,却找不到“江汉源头水源地保护区”石碑。据挑山工说,我所到的地方,距山顶只有10分钟的距离。电动三轮车司机却说,我只到了整个景区1/3的地方。景区的制高点叫香坝,那里有一人工湖。下山后,电动三轮车司机依据网友“醉卧花间”那篇汉水源头品尝最纯净的汉江水多方打听,将我们带到“江汉源头水源地保护区”石碑处。对许多专家所说的汉江另一处发源地——褒河(宝鸡境内称太白河),也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那条“明修”的褒邪古道,我们得到全程体验。
舟车劳顿、途中辛苦自不用说。火车、长途客运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电动三轮车不停歇转换,一天至少有2/3的时间是在车上渡过的。几乎天天是上半天在这个城市,下半天又到了另一个城市。有时不能按时就餐,我们自备干粮,车上用白开水就着吃,算是给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有一个交待。特别羡慕那“睡到自然醒,还要睡一个回笼觉”的太白县城的慢城生活。一路上虽然感受到身体的疲惫,但能亲历汉江源头那清沏透明的水流,便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通过寻访,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从中汲取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按照原来的计划,我乘坐十堰站至武汉站的d5212次列车回汉。网友老余却还在继续实现他的计划,到郧县、丹江口市、邓州、襄樊,顺着汉水向下游方向继续旅游。
回汉后,申报汉网文保群体为全国优秀文保集体的担子未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走读汉文化为题的游记将搁置一段时间再续,特借此以告。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