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这天,正值上行10点多钟时,接到长我12岁李遵厚老师的电话:“在我小区外,汉阳正东门的位置,挖出汉阳古城墙,你有无兴趣来看一下?”
我听到这消息后,喜出望外,连忙说:“好的,我约几个汉网?人文武汉的朋友来看,行吗?”
曾经毕业于华师大历史系、在武汉三十二中任教多年、辛亥革命的后裔李老师满口答应:“来了后与我联系,先到我楼上喝口茶。”
事后,我有些犹豫,这中秋时节,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怎能打扰人家呢?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人行,他曾跑遍武汉三镇,用相机记录下武汉的老房子。于是,便毅然决然与版主士心联系,让他邀约一人行等人,一起到汉阳东门来看看。
在匆忙中,士心约定一人行、村学究、甄荣等人,下午3点,在汉阳显正街东门会面。
午饭后,按习惯我睡了个午觉,醒来时已经1点50分了。连忙翻身起床,来不及洗把脸,拿起相机就往外赶。乘上561公交车,在汉阳莲花湖站下车,直奔目的地。到显正街东门时,才2点45。便随意地在汉滩逛了逛。
东门外的江滩,原是朝宗门码头。据史载,显正街东门外乃为商贾要道。沿江一带,由朝宗门码头一顺排过去,有钟码头、濂溪祠码头、刘家码头、一码头、二码头、三码头、四码头等多个码头,水上运输十分繁忙。
从江滩出来,我与士心联系,告知已下了车,正从五医院方向往这儿走过来。再一看,一人行、甄荣正在打着围子的工地上探究。
由于电信施工,要将通过电线杆高架在空中的电缆改为埋在地下。挖出长约50米,深约2米,整齐砖砌的横截面。在施工现场地面,堆砌着数十块挖出的老砖,这些砖上可见白色附着物,李遵厚老师判断,这些白色物质应该是糯米熬制的稀浆,犹如今天的混凝土,当年,汉阳城墙就是用这些糯米稀浆粘结构筑的。甄荣通过仔细观察,还发现上面附着有完整的米粒。隔天后,各家媒体均带着专家到实地采访,专家认为这是老宅基,那是后话。是不是古城墙,对于我们这些人文爱好者来说并不重要。再说,通过媒体披露的真假古董鉴定问题,专家的鉴定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即便是古城墙,又能怎样呢?管他的!我们在乎的是过程。这过程是有同好者相聚在一起的机会,大家有共同的语言。
汉阳古城,可追索到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后,武德四年(621年),在长江以北设置沔州,下辖汉阳、汉川两个县。并将汉阳县以及沔州的行政机构都一起从蔡甸的临嶂山下迁到现在的汉阳显正街这个位置来。从那时起,便有了汉阳城。其城址位置东临长江,北倚凤凰山,南接鹦鹉洲,西濒汉水。汉阳城周长为1072丈(约3。6公里),建有8座城门。自此以后明、清汉阳城的兴建,都有沿袭唐代汉阳古城制式的踪影。一直到今天,汉阳以显正街为东西轴线,其东端人们习惯称东门、古楼东,两厢则称为南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