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7日,因头天下着着雨,天显得有些阴沉沉的,风冷唆唆的。因天气变化大,头几天患的感冒、咳嗽一直未见好,显得有些懒散和疲乏,但这阻挡不住我要参观新四军军部的冲动。
头天晚上,我在网上查到新四军军部的地址在汉口胜利街。这时,我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储存,误认为胜利街是与洞庭街平行且长度大致相等的一条街。这一错觉,害得我几乎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找到汉口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我乘车到黄兴路下车后,决定从黎黄陂路进入胜利街。黎黄陂路,全长604米,建于1900年(光绪26年),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俄租界,称夷玛路。因两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到了黎黄陂路口,路旁立着一个三角柱形的黑大理石面料的街碑,上面赫然写着“街头博物馆”几个大字,三面均刻有碑文,对黎黄陂街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这儿是各种风格建筑的历史博物馆。
黎黄陂路是一条夹在热闹中独守着沉静的城市老街道,挟着历史厚重的屈辱沉沉的记忆。妇孺皆知的夏明翰烈士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写于黎黄陂路的俄国巡捕房旧址。
武汉中医院坐落在这里,在成立武汉中医院前,这里所开的一家医院曾被称作为“万国医院”因为这所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自21个国家!我母亲娘舅陆继寒先生曾是这家医院的第一任院长。
走进了门楣上标明着“盛翰墨艺术馆”这里正展出着五年前去世的书法家周永基先生的作品展:周永基先生书法作品回顾展。周永基先生(1933——2002)是武汉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武汉市文史馆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这里展出了周永基先生从80年代初至2002年的代表作品50余件。在多种面貌的展示中,体现出周先生的宽泛的艺术探索和轨迹。我有幸能收藏到周永基先生的一幅书法,心中感到有些暖意。
顺着这条宁静的小街,我一直走到江边,想顺便参观一下宋庆龄旧居,这儿却是大门紧锁。我想到江滩去看一看,等待宋庆龄旧居纪念馆的开门。一看表,已过10点,便打消了这一念头,折回黎黄陂路。黎黄陂路上的咖啡屋、会所其门面都很具有特色。我想,到了晚上,这儿可能是小资们十分理想的场所,昏暗路灯下的老房子,一定慵懒着,透露着无限温情和暧昧。
在胜利街,我看到一块白色的石碑镶在一幢旧墙上,那儿原来是大革命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房子外表显得十分陈旧而破败。顺着大门往里看,里面十分狭小而黑暗。走过了武汉说唱团、筱桃园鸡汤馆。我发现走的方向不对,此街是顺着长江方向由上往下编的号。忙转身往长江下游方向走。经过了江汉饭店,走到一元路,我才恍然大悟,上世纪70年代,我每天开着公交车,一天走十多个来回胜利街,怎么就忘了呢?胜利街应该是包括从汉江路到麻阳街的一条长长的街道,到了一元路,大概只走了它的三分之一。这时,我感到有些口干舌燥,尿憋得慌,在二跃小路找了处公厕,又继续我的寻找之旅。就这样,穿过一元路、二跃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后,我接着穿过了沈阳路、张自忠路、郝梦龄路、旅顺路、大连路,好不容易走到胜利街的尽头,才找到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我心里充满了喜悦。真是踏破铁履无处寻,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一高兴,将沿途的辛苦、疲惫、失望,都丢在了脑后。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经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协商,叶挺在武汉组建新四军军部。当年12月25日,叶挺、项英在汉口大和街28号(纪念馆现址为胜利街332-352)召开新四军领导干部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新四军军部的正式成立。叶挺、项英、张云逸等将领当年曾在这里工作与居住。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新四军挥师东征后,这里成为了市民住宅。2002年,该旧址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武汉市政府拨专款按原貌修复,于2006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成立69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复原了叶挺、项英、郭沫若的办公室兼卧室,以及政治部、副官处、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同时举办三个专题展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配以图片和实物,简要反映新四军军部诞生的过程和迁移情况、新四军七个师八年抗战毙伤俘日伪四十七万余人的丰功伟绩、新四军第五师华中抗日取得的卓著战功。
参观完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后,我趁着余兴,接着参观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走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粮食学校方向走出成群放学的孩子,这时,我感到十分饥饿,在武汉二中对面买了两个鲜肉包子充饥。
雨点似乎又开始飘起来了,这时,我才感到身体的不适,乘车回家后,匆忙就餐,将感冒药片、止咳药丢进了口里,放弃了下午到武汉图书馆去听讲座,睡了一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