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繁华是一个很难解释的过程。
若干年前,祖父在这片稀稀落落的地方盖起这间仅可容身的泥草房的时候,绝对没有任何先见之明。这么说吧,就像一粒种子随着风势被刮来刮去,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糊里糊涂地迁就于摆布。然后某一刻,那个无心的裹携者一个不在意,它便落了地,生了根。
据说,祖父盖这房子的时候,这里是一片一片的泥洼,三三两两人家,零星几把稻田,地广人稀的,日子如袅然欲止的炊烟,遥远而静默。而那间简陋的房子,在每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被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的手一再坚固着,一层毡,一片瓦,一块砖,累积得陈旧而倔强。
改革春风吹满地的时候,附近的土地不知不觉成为城区建设的中心,一座座楼房应声而起,商业区涂抹一副灯红酒绿,鲜艳而轻浮。不远处,是市政建设的一座中心广场,日日夜夜人流熙攘,充满无忧无虑的休闲与嬉闹。
父母所在的那片老房区,位于中心广场的背面,三拐两拐就到,是这片庞然的繁华中,最后的必争之地。
无数次拆迁的流言与这里有关,把这儿的住户与商家弄得人心浮动,因为紧邻繁华,这片低矮的房屋变化出无数窄小而廉价的门市,打字部、复印部、刻字部、美术社、擦鞋修鞋铺、平价商店、快餐店、小吃部,林林总总,拥挤不堪。每每春风柳上归的时节,这里总是动迁规划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动迁及回迁等具体问题时,传言便又不知去哪里另行酝酿了。
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被阳光晒得燥热,充斥着待价而沽的欲望。
后来,老爸老妈倾经年积蓄在他处买下一间商品房,而把这破烂又斐然的旧屋留给了我。我和其它住户一样,一边心神不宁地期待这块金子升值的结果,一边打点着我赖以谋生的店面:美丽小吃部。
2.
耗子是我店里的常客。我还记得他第一次来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夏日的晚上,将近子夜,屋外凉风习习,店里锅冷灶清。
每天,我都要把这个店的营业时间维持到凌晨3点,一来体现我勤劳而又心无杂念的生活态度,二来,在中心广场玩累了的人,偶尔会不计时间地钻进我的小饭店里打个尖,然后我就仿佛看到那些五元十元的零钞长了脚一样,哭着喊着要进我的钱箱,很有种偏得的琐碎、惆怅和欢乐。
那一天,我百无聊赖地打发着电视,耗子钻进了这爿小店。他看起来十六七岁的样子,人长得极为瘦小,头发剃成了板寸,肤色黑黑,嘴唇厚厚,且无血色。广场上,玩得撒欢、彻夜不归的,总是这样半大的孩子。
他独自一个人进来,捡了张就近的桌子坐下,就开始用手机打电话。打着打着,又溜达到门口踱着步说。移动手机移动打,小孩子赶起时髦来真是不让成人。一个电话收线之后,耗子回屋坐下,想着想着又打,又出屋。就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了几次,我看得直有些眼晕。
我倒上茶水,他笑一笑,样子憨厚,仍是不停的打电话,继续嘴里不干不净、霸道而豪爽的邀请:丫你少跟我装,到底过不过来?过了一阵,七八个古惑仔小太妹风情的少男少女就陆续挤进了店门。
几个人热热闹闹地点了一桌菜,又上了些啤酒,吃得张扬放肆,几至天明。吃到最后,耗子拿出一张百元钞票付了账。一桌子的人耳酣面热,付钱上却冷静到了麻木不仁,没有任何客气与争执。一付本应如此。
此后,耗子便经常来我这里吃饭,有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更多的时候,是跟他的朋友,那些喝喝酒,吸吸烟,作风豪放的少男少女,看得出,其中有些甚至是相对固定的露水鸳鸯,他们用蒙上浮浅的稚气,吹嘘某个清晨双双对对从旅店出来,一起搭车时,处心积虑、互相配合,逃脱五元车费的光荣,真是世风日下。
不过奇怪的是,耗子从来没有固定的女朋友,而且每次吃饭,付账的总是耗子的大钞。流水一般。
渐渐地,耗子晚上吃过饭,顺便就歪在炕上,一夜无话地睡到天亮,我家男人脾气倒好,温和木讷,拙嘴笨舌,不知何时忽而成了耗子的干爸,而耗子头一转,又笑嘻嘻地叫我:姐。
那一天,我熬不过苦夜,一个任性,睡到次日三竿,醒来时,皮肤一脸油脂的光亮。我洗出一张干干净净的脸,细致地消磨出一个彩妆。这时耗子推门进来,一见便笑嘻嘻地说:老板娘真漂亮,我有个妹妹今年16,你看起来,就像19。
从此,我成了这个十七八岁的孩子的姐,尽管我过了这年就33了。
耗子的妹妹真多,那种青春常让我眼花缭乱,嗟叹年华易逝,她们样子乖巧、身材纤细、肤如瓷腻,眉目生动,惟一让人有些不解的,就是更换得太快,走马灯一样。有一次我禁不住问耗子的那些朋友,耗子哪儿来这么多妹妹呀?一个乳臭未干的帅哥毫不在意地说:网上泡的呗,耗子不在你这儿吃睡的时候,不是在网上泡mm,就是在和mm见面的路上,整天风风火火的。我又问:那钱哪儿来的呀?小帅哥扬起绒毛细软的嘴唇,万分仗义地说:耗子家有钱,他有两爸两妈,一个亲爸亲妈,一个后爸后妈,再加上好几个姐姐,都给他钱花。
我微微疑惑:有两爸两妈和好几个姐姐宠着的人,天天玩儿在外面,睡在我这儿?
不过,这疑惑没多久,就被我忘在脑后了。每次收到耗子付的饭钱,我就笑着打趣:又跟哪个爸妈要钱了?
耗子笑而不答。
3.
我的美丽小吃部,生意并不总是很美丽,我的厨师男人只肯会那几样小菜,手艺毫无长进不说,开店久了,反而越发的懒惫起来,天天嚷累。菜上得不应时兼之乏味,我在堂前无论怎样徐娘半老、笑脸迎人,也挡不住自家的门前冷落。没法子,只好雇来一个小工打下手,支使一个帮衬算了。
小工名叫李广贵,不到二十,长得黑矮不说,还有一脸的青春痘,一副廉价的眼镜是这个地道的乡下人脸上最生动的点缀,让他看起来有点农村代课教师修长的书卷味道。闲暇之余,李广贵会拿本书坐在灶边又翻又看,一副半工半读的架式。一问之下,说父亲在家卧床,自己没钱念书,可是还是想学自考,要个文凭。我嘴上不说,心里却不屑起来:就这条件能看出什么出息来?又不禁嫌恶他不好好干活,白拿工钱。
唉,无论大本小本生意,总是愿意别人给自己做牛马,累死活该,那种善良和包容说没影就没影了,想到这里,不禁为自己的刻薄有些发怔。
李广贵在我一次偶然的口误中,从此成了李光棍儿。现在人手不大好雇,好些的价钱就贵,工资低的又什么都不会干,所以光棍儿虽然差强人意,却也一时辞他不得。
不过光棍儿的女朋友倒是出人意料,我第一次见到小青来找光棍儿,就和自家男人议论,说这光棍儿配不上那孩子呀。小青身材娇小,肤色黝黑,可是眉清目秀,一脸的顺从,我和她说话,她就如受惊一般,怯怯地笑,弄得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一见她来,就扯着嗓子把光棍儿从屋里喊出来。小青脸上,就会浮现出几分迷迷朦朦的微笑,透着点儿傻气。
耗子后来跟我说:小青的耳朵有毛病,是个半聋子。
小青在这个小小的城市里念职高,她和光棍儿是同乡,在家乡的时候,两个人就好上了,开始小青家里不同意,一心想让女儿嫁得门槛高一点儿,可是谁知一场热病之后,小青的听力忽然大大减弱,这个时候,小青的父母反而低三下四,就怕光棍儿把女儿甩了。光棍儿倒是个重情义的,二话没说,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