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起就识得许多描写离别的诗句,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洒脱不羁;如“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的落寞与无奈;还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沉痛与凝重。至于“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更是给离别描绘了一幅色彩凄异的背景图。怎奈人生体验中当时与离别无缘,所以诗情中离别的感觉也就停留在了隔靴搔痒的层面。而今,人到中年再说离别,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呀?
(一)
我在姥姥的呵护中长大,姥姥的去世使我第一次亲临死别。
在黑夜的暴雨中,我们强抑住内心的悲痛偷偷地将姥姥安葬。如注的雨束带着我们的思念将悲伤试图埋葬。可是当我们回到家时,那股空落落的感觉就如排山倒海的巨浪奔涌而出。我们姊妹三人坐在姥姥睡过的床上,号啕大哭,直到苦累了趴在床头睡去。
睡梦中,我用桃妃色的绒线织了一顶圆帽。桃妃色可是姥姥最喜欢的颜色啊——她给我绣的兜肚儿上的荷花是浅粉浅粉的,给我做的鞋帮上桃子是粉红的,就连枕套上童子的脸颊都是粉嫩可爱的。我就把这顶粉色的帽子送给姥姥吧。
“姥姥——,看我织的帽子。”我欢喜万分的跑到姥姥房里,给她戴在头上。“澳,雁儿得手可真巧呢。”姥姥的脸上绽放出桃花。她忙不迭的喊着小妹出来“快来看这帽子,多漂亮呀。我的配那件湖蓝色的上衣。”正当我和小妹美滋滋的时候,脑海中又切换了另一种场景。姥姥紧闭着眼睛,躺在棺材里,一些不相干的人试图把她的身子板正,还有个妇人竟把手伸到了她的腰下,要把她的腰垫直,还有个看不清面目的人去拉她放在被单外边的手臂!我气呼呼的冲上去,把那些人推到一边:“别拉走我的姥姥!”然后低下腰去温柔的抚摸着姥姥的手:“谁也别想把您拉走。”姥姥把头扭到一边,鼻翼上添上两行清泪。
“姥姥这就死了吗?”我的心头仿佛一块重石死死得赛压在那里“刚才的圆帽呢?帽子在哪儿?”我想哭喊,却又仿佛窒息;我想大闹,却又麻木的无法运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最亲爱的人从自己的手边消失,最空虚的无能为力。混沌间,我从梦中惊醒,左半个身子被小妹压得毫无知觉。看小妹也满面泪痕,梦中呓语
这种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我实在无法轻松的用美妙的字眼去形容呀。包括此刻,我找不到任何供人欣赏层面的美丽装饰,所有的眼泪与心痛都是血肉之躯最原始得宣泄,而这种宣泄与文字无关,与诗情无关。
(二)
我从不敢去送行,更别说去送自己的丈夫。
唯心主义者说,每个人都有独立运行的一个磁场。一个人的存在并不止于他的肉体,还有一种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会紧紧地附着于肉体之上。所以,当这个人存在的时候,你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音容笑貌,还能嗅得到他身上的气味,还能通过一个眼神甚至一种手势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与唱和,这境界充满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今天却分别感觉到那种看不见的“场”在随着丈夫的远行与日减少。客厅里没有了香烟的味道,尽管他在家的时候,我总会喝斥着他把烟熄掉,甚至会戏谑的喊他“烟嘴嘴儿”书房的电脑桌,明显的干干净净而有条理。看不见了经常狼藉着的光盘导线充电器。卧室里的灯光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偌大的双人床仿佛变成了戈壁滩,冷清寂寞的草在眼泪化成的雨水下滋生蔓延,连哭都不会有声。
记得他出发那天,明明说好是下午四点的班车。我强迫自己在三点五十五分赶到车站,手里提着两瓶本地就故作洒脱的登上即将发出的班车。“人多我不会流泪的”心里这样想着,眼睛开始搜寻老公的身影“怎么没有呢?”
我再巡视一遍,还是没有。心里五味的东西开始翻滚,眼里热热的东西开始酝酿。我怏怏地走下车,眼角不甘心的搜索来往人群与车辆。冬日的风刮在脸上很疼,我提着手袋,孤零零的站在围栏外,仿佛置身孤岛,仿佛立足荒原。脑海边除了冷冷的风声,就是一片空白。
生命中有许多东西可能会在几秒之间错过,我错过了什么?仅仅是离别的场面吗?
刚回到家中,老公发来短信,说是怕我哭就不让送了。他已上车出发。
此刻,卧室里的空气似乎变成了眼泪催生剂,我为如此无奈的离别悲痛欲绝。
(三)
我的离别里没有诗情。在我的人生中,离别时那样真切,那样刻骨铭心。在离别的时刻,我没有不流泪的洒脱,更腾不出泪眼去分辨兰兰的天,黄黄的草还是红红的叶。因为我知道,离人的泪不是点点的,奔涌着离人泪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时没有任何色彩的。
所以我说,离别里没有诗情。当离情转化为诗情的时侯,当离情能用恰当文字表述的时候,离别中的真情就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