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去做别事,便被老顽童拉住他与李莫愁,要先见识玉女剑法与二人双剑合璧的玉女素心剑法。
尹治平将手中金轮法王的人头交给李志常,他则与李莫愁带着老顽童到了寨外山中他平日的练武之处。
到得地方,老顽童道:“我要先见识下这玉女剑法如何对全真剑法处处克制。”向尹志平道:“先把你的剑借我用用。”
尹志平抽出腰间的银龙剑向老顽童递了过去,老顽童接剑在手,先耍了两下在手里掂了掂,然后仔细打量一眼,赞了声“好剑”,转向李莫愁道:“我不用内力,也不用旁的武功,就使全真剑法,你用玉女剑法攻我,我倒看看这玉女剑法是怎么克制全真剑法的。”说罢,使了个全真剑法的起手式。
他早已多年不用兵刃,但这一下亮势,仍是气度严谨,毫无半点生疏涩然之感。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老顽童这简简单单的一下亮势。便可看出他在全真剑法上的造诣极高。
武林中有句话,叫做“练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说练武就要时常勤加练习,如果疏于习练。荒废武艺,天长日久下去,武功是会退步的。
但这话只是针对于寻常练武之人而言,如老顽童这等武功早已臻至化境的宗师级高手,这话便不适用了。他们这时的武艺早已达到了千变万化,随心所欲的地步,出手无不如意,信手拈来即是妙招。这时的武功招式都已然深印心中,知道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已是达到了技近于道的境界。
这个时候再每日磨练武功招式,对他们来说已不会有什么进步,在这个境界每前进一步更多的是要靠悟性。而且这个境界所追求的招式技巧,也不再是寻常的拳脚摆放与位置变化,更多的在于内力运用的变化技巧上。
寻常练武之人,一拳打过去,便是那么直直地一拳,顶多内力高强的力道更大而已,却不会有什么太多变化。但在化境高手而言。这么寻常普通的一拳,却也能生出许多机巧变化。如这一拳打出,力分几股,能分几层。又分别向哪边用力;或者是看似往前击出的一拳,实际的拳劲上却是吸力或粘力等等。不同的内力运用变化,便会生出不同的效果。比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亢龙有悔”一招,已能连加十三道后劲。重重叠叠,一道强似一道。寻常人如何能挡。便是有人能靠浑力硬接下来他一掌,却也绝接不下来那紧跟着的十三重后劲。
就此而言,全真教《天罡正法》所配套的“天罡掌法”与“天罡剑法”这两套武功,已然是化境级的招式。这两套武功的真正威力,都在于内力的运用变化上,而不是在于招式本身的动作。
尹治平现在已然练成了《天罡正法》的第四层,正在练第五层,而且近来得了全本的《九阴真经》之助,进度颇快,他感觉最多再有月余时间,便能把这第五层练成。但能用的前四招掌法与剑法,却也是化境级的招式。只不过他本人,却还还不是化境级的高手,但他现在也已非常接近。如果他能够把《天罡正法》练成,那绝对稳步进入化境无疑。
对于武功达到化境的高手而言,除非是内力尽失、身体残疾等问题,否则便是十几二十年不动拳脚,他们的武功也不会有任何退步。
老顽童正是这种情况,他已几十年没用过兵刃跟人对敌,也几十年没用过全真剑法了。但现在用出,却没任何生疏。比坚持几十年练习不断的马钰、丘处机等人,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非是功力强弱的问题,而更是在于境界的差距。
老顽童说不用内力,正是想要看看玉女剑法的招式如何能够克制全真剑法的招式,处处针对其破绽。如果他用上了内力,施展出化境级的手段,那即便玉女剑法克制全真剑法,在他用来,也照样能够胜过李莫愁,反把玉女剑法破去。
正如前文所言,《玉女心经》上的武功虽然处处克制全真派的武功,但对于《天罡正法》所配套的“天罡掌法”与“天罡剑法”而言,除非功力相当,否则也无甚妙法可破。
从这一点上来说,林朝英所创的《玉女心经》,实在有点儿过于纠结于太过针对全真派武功这点,有些舍本而逐末。只有最后那一篇玉女素心剑法,林朝英放下了心中之怨,才把这篇双剑合璧的武功推到了极尽技巧近乎于道的境界,使得两人合使招式上全无破绽。
而且要练这篇武功,自然必须要把《玉女心经》的外功、内功都要练成,而心经全部练成的话,习练者自然也都功力不弱。如此双剑合璧下,这才有对抗化境高手乃至胜过的资本与手段。如若是两个身无内力之人,哪怕能把这玉女素心剑法练成,也是无甚威力可言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