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算是我给你的压岁钱咯,小家伙儿,我叫段时喻,以后若是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段府找我。”段时喻看着这个眼角略微下垂的孩子,肉呼呼的小鼻子和白皙的脸颊早已冻得通红,因为过度紧张而一句话也讲不出来的样子十分憋屈,不由得觉得这孩子莫名的可爱,让他想起了国外求学时,老师所讲起的西方神话故事中的小天使。于是他笑着摸了摸沈崇笙柔软的头发,提起脚边的牛皮箱子,转身走进了黑色的帷幕中。
沈崇笙呆呆地愣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枚还带着体温的银币,仿佛那上面都沾着段时喻身上特有的清香。
那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东京所成立的同盟会,正在努力筹备着,蓄势待发,做好推翻清政府的一切准备。
而那一年,他9岁,他15岁。
很快,大年就在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中,一晃而过。转眼便是大年初三,大街上很多商铺都还未开门。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几天后便有几尺厚了,仿佛正预示着来年会有大丰收,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袄,走亲访友,虽然这日子过得清苦,但还是得活着。
今年小胖家种的棉花买了好价钱,小胖说他可以去念书了。
“哎,崇笙,回头你也让你爹娘送你去学堂啊,这样咱们就可以一起了。”小胖开心地说着。
沈崇笙垂头丧气地走在小胖后边,他自知家里条件不好,爹爹从前是个书生,后来因为家穷就放弃了读书,现在靠帮别人干农活养活一家人,地主得了钱只能给爹爹分一成不到。娘亲没有什么文化,只能接活做一些女红,比她年长5岁的姐姐因为明年就要嫁给镇子西边一个干纸张生意的年轻人,所以娘亲每晚都在熬夜给姐姐准备嫁妆。
“崇笙,你咋不说话啦?”小胖疑惑地看向越走越慢的沈崇笙。
“没事。”沈崇笙眼眶有些红,低头盯着鞋尖儿。
“哎,都快点搬,快点啊……”前面传出了一些熙熙攘攘的声音。
沈崇笙和小胖都踮起脚站在人群后面看着。
“嘿哟,段府这又是搬进又是搬出的,都是一些有钱的玩意儿啊。”
“可不是么,听说前阵子段家少爷刚回国,就有好多大户人家想来攀亲,这送的都是用来讨好段老爷段夫人,哦对了,还有讨好段少爷的礼品呢。”
“那咋还往外搬呢?”
“谁知道啊……”
人们悉悉索索的声音无意间传入沈崇笙的耳朵,让他想起那天晚上那个西装革履的人,他说他叫段时喻……
“哎我说,你小心点啊,这可都是些珍宝啊,摔碎了你赔得起么。”段府的管家正在教训一个搬东西不利索的下人,这时,从门后走出来一个身材高挑,长相十分俊秀的少年,贴心地帮了一把那个下人,管家顿时红着脸,不敢再说话。
“小少爷,这些事交给下人做就行了,您可别掺和啊,出了汗再受凉可是要生病的。”管家无奈地说着,这要是被老爷夫人看到又该挨骂了,家里唯一的宝贝便是这小少爷。
“没事。”如此严寒冬季,段时喻下身一条直筒西裤,上身一件白衬衫,外面只套了一件西装背心,有些出汗的他将袖子卷起至手肘,不时地擦着额头上的汗珠。
“哟,这就是段少啊,真是一表人才啊。”
“是啊,十几年前还被段夫人抱在怀里呢。如今真是少年初长成啊。”
“怪不得一回来就那么多人急着攀亲,这段少爷真是生得玉树凌风啊。”
围在段府门口的老百姓有句没句地说着,都向段时喻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这段少爷温文尔雅的性格,一表人才的容貌又不知要迷倒多少女子了。”
“就是说啊……”
来往的老百姓跟着起哄,段时喻却听得脸红,一旁的管家听着老百姓对自家少爷赞许不断,嘴都要咧耳朵根了。
“劳烦陈伯解散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段时喻示意着。
“行了行了,大伙儿都散了吧,我们家少爷这才刚把家里的礼品准备拿去当掉换取钱财救济贫农呢,大家就当是给个面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吧。”管家吆喝着,顺便炫耀了一把。
众人又是一番赞不绝口,这才渐渐散开。
“陈伯你又多话了。”段时喻无奈地看着管家。
管家笑了几声,觉得自家少爷太过谦虚。
段时喻正要回府,却看到了一个矮矮的身影,这不是那天晚上碰到的那个孩子么。
只见段时喻走了过去,弯下腰捏了捏沈崇笙的泛红的脸蛋。
“还记得我么,小家伙儿。”
“奥,记得。”被别人捏了脸,沈崇笙感到有些别扭。
这时小胖赶紧将沈崇笙拉到了一边,“沈崇笙,你咋认识段府的人啊,我爹说了不要和那种大户人家有来往,不然以后日子不好过,我可不想被你连累,我先走了。”说完小胖便一口气儿跑远了,留下了一脸疑惑的沈崇笙。
段时喻听见了这一番话,莫名有些好笑,他自小在美国长大,对于国内的人情世故并不是很了解,而他的言行举止,却是西洋绅士的标准。
段时喻将沈崇笙领进了段府,让丫鬟做了一些糕点送进房间。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段时喻拍了拍沈崇笙的背,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时喻哥你真好。”那时候并不知道“好”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只明白有好衣服穿,有好饭吃才能算作“好”,沈崇笙觉得他这一刻是在享受着“好”。
“我都不知道你的名字呢。”段时喻故作惋惜地皱着眉头。
“我叫沈崇笙,家就在这条街的尽头,一家卖炒货的对面就是了。”沈崇笙嘴里都是糕点,含糊不清地说着。
“崇笙?这名字好生学问。”段时喻赞赏道。
“这是我爹起的,可大人们都说名字好听无实用。”
“怎么会呢?‘崇笙’二字听着就是学识渊博之人,你爹可是读书人?”
“嗯嗯,听我娘说爹爹因家贫后来放弃了读书。”沈崇笙随口说道,眼中此刻只有那些糕点。
段时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崇笙今年多大了?”
“9岁,开年之后几个月就10岁了。”沈崇笙咽下最后一口糕点,睁着圆圆的眼睛望着段时喻。
“那应该上学了呀,怎么有空在街上晃荡呢,是不是逃课啊?”他刮了刮沈崇笙肉肉的小鼻子。
沈崇笙忽地低下头,眼睛避开段时喻的视线,随意看着别处,没有说话。
段时喻注意到沈崇笙的小举动,像是看出了他的心事,表面上却没说什么。
“时喻哥,我该回家了,不然我爹娘该着急了。”
“好吧,这些点心我叫人打包给你带回去。我送你到门口。”
段时喻唤来了丫鬟,丫鬟小心翼翼地将剩下的点心装好。
临走前,段时喻弯下腰与沈崇笙平视,郑重地说道:“我平日里基本都是在段府的铺子里帮忙,你可以来找我哦。”
他摸了摸沈崇笙的脑勺,看着丫鬟领着那孩子渐渐走远,过了一会儿才回府。
1910年春,清宣统二年。
就在春节的前一天,清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两国邮政关系协议,并承认日本政府在中国设邮局的合法性。
小年夜那天,川南嘉定起义失败。
大年初三这天,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中间仅仅相隔了十天。
这年7月,日俄两国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协定》,联手侵夺“满洲”利益。
那个年代的世界依旧混沌,仿佛所有事都在等待着,伴随着一颗稚嫩而懵懂的幼苗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