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少,这就要看皇上对你的印象如何了,有些密折,其实也直接转到了内阁,比如说某些通判上奏的折子,已经被视为一种正式的奏折了。朱由检虽然勤勉,可也没有那么好的精力,直接处理这么多折子。
苏天成相信,自己写的折子,皇上一定会亲自看的。
“苏爱卿,江宁营暂时没有任命监军,朕考虑过了,期盼你能够带领所有将士,早日传来捷报。”
苏天成再次谢恩,这也是很大的一项权力了。
朝廷派的监军,绝大部分都是太监,想要和这些监军和平相处,难处是不小的,性格上面的差异不说,大部分的监军,都是较为贪财的,排兵布阵和作战的部署,一窍不通,偏偏还喜欢掌握一些权力,害怕被人看不起,稍不注意就直接给皇上打小报告,弄得指挥作战的军官所适从,不得不花费精力来应对。
苏天成直接指挥江宁营,这算是很大的权力了,也是皇上力排众议做出的决定。
“河南府的知府和同知,朕准备悉数调到京城来,朕知道,苏爱卿要带着江宁营征伐流寇,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府衙,这同知的人选,你可以自行举荐。”
听到朱由检说出来这样的话,苏天成稍微愣了一下。
看来自己在江宁县的所作所为,朱由检都是知道了,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几乎没有过问县衙的事情,都是闫子章 直接办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到江宁营去了,所以说,朱由检才说出来这样的话语。
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来,朱由检是急于剿灭流寇的。
流寇进攻中都,已经触动了朱由检的底线,彻底惹恼了朱由检。
能够自行举荐同知,当然是好事情了,同知是知府的佐官,必要的时候,能够主持府衙的全面工作。
还有一件关键的事情,朱由检最终没有说,那就是江宁营的军饷事宜。
江宁营的军饷,普遍高于卫所的军饷,虽然是江宁县自行解决的,朝廷没有拿出来一钱银子,可这件事情,还是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方面,朝廷是颇有微词的,好在江宁营立下了这么多的战功,这方面的流言蜚语,慢慢的消失了。
朱由检没有说到军饷的事情,说明对江宁营的军饷,还是有不同看法的。
江宁营每年需要的军饷,接近两百万两白银了,这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当然,这只是非常时期的手段,若是要长期维持,谁都顶不住的,在没有剿灭流寇,没有击败后金之前,这样的俸禄,必须要维持。
这是苏天成面临的最大难题。
虽然说联系了宋思军和万成贵等人,可当初想到的,还是在南直隶发展,基础条件好很多的,现在到了河南,想要维持这样的军饷,负担是巨大的。
如果说朝廷能够承担一些,至少承担一半,压力会熊多的。
这样的关键问题,苏天成是不会含糊的。
“皇上,江宁营离开了江宁县,军饷的事情,朝廷是否能够拨付一些啊。”
听见苏天成最终还是说到了军饷的事情,朱由检有修笑不得,连续几年来,最大的开销,就是军饷了,因为军饷不到位的问题,哗变的明朝军士,成为了流寇的主力,这两年好了很多,勉强能够拨付了,可朝廷还是紧张。
江宁营的军饷是很高的,好在江宁县自行解决了,没有闹出来多大的事情,若是朝廷直接负责了,如此高的军饷,其他卫所,肯定是有意见的。
“苏爱卿,江宁营将士的军饷,朝廷武大臣都是知晓的,朕若是支持了,其余卫所将士会怎么看啊。”
朱由检说出来这样的话,令苏天成哑口言。
苏天成的意思,是要求朝廷考虑一部分的军饷,至少按照普通军饷的要求拨付,可皇上想到的是整体,默许江宁营有这样高标准的军饷,已经很不错了,还想着拨付军饷,其余的卫所军士,岂不是要闹翻天啊。
看来军饷的事情,是没有多少指望了,还是需要自己来想办法。
离开皇宫之后,苏天成感觉到了压力。
朝廷的旨意,给了他两个月的准备时间,看似宽裕,其实很紧张,这个春节,自己可能不能够安然度过了,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很多,做好了这些事情,两个月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从崇祯五年五月到现在,在江宁县两年半的时间,做出来了很多的事情,可这些事情,都过去了,马上面对的,又是一个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