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二,苏天成从宁远出发了,祖大寿和邓辉陪着。
他首先要到锦州看看。
锦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历史上就是要塞之地,锦州是辽东重镇,为辽东通往京师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势险要,一面靠海,是关宁锦防线的源头,守住了锦州,就等于掐住了后金的脖子,后金想要大军入关,突破关宁锦防线是最佳选择。
前些年,皇太极或者是阿济格,率领大军从蒙古绕道,经喜峰口入关,肆掠大明境内,这实在是奈之举,因为后金法突破关宁锦防线。这听起来有些奇怪,按照现代人的逻辑思维,打不下关宁锦防线,绕过就是了,真正的关宁锦防线,也就是从锦州到山海关四百余里地的几个重镇,还有沿途的堡垒、据点,明军根不敢和后金八旗野外交战了,八旗军可以大摇大摆的绕过锦州和宁远,攻打山海关,借机入关劫掠,甚至可以破了大明京师。
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就算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着天大的信心,也不敢面对数十万大军于不顾,关宁锦防线驻扎有大明朝的重兵,其中山海关驻军号称五十万,真正有二十万,宁远驻军五万,实实在在,锦州驻军八万,也是实实在在,这些军士,包含有堡垒和据点里面的军士,也就是,后金不顾一切的攻打山海关,后面还有十三万大军虎视眈眈,且不是十天半月都不一定能够攻下山海关,仅仅是身后的十三万大军,可能就令后金睡不着觉。
借道蒙古入关,听起来不错,但路途遥远,要经过草原和沙漠,补给极为困难,大军从山西一带入关。只能够是偶尔为之,目的是打劫,抢到了钱财、劫掠了人口,就要跑路的。
很可惜,苏天成了解的情况,驻守关宁锦防线的三十三万大军,战斗力很是不行。
按长期面对后金。时常有厮杀搏斗的,关宁锦防线的边军,应该是很不错的,可惜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这也是因为两个方面的拖累,第一是军饷。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银子,难以养活三十三万大军,依靠着军屯,军士根养不活自己,所以,哗变的情况时刻存在,关宁锦防线的地位太重要了。朝廷拆东墙补西墙,一直都在糊弄,就算是这些年的情况好一些了,但也难以维持三十三大军的开销,何况山海关报出来的数目是五十万。
第二是后金骑兵过于厉害,大明边军重点是固守城池,很少和后金八旗展开野战,后金八旗攻城的技术实在太次。他们擅长野战,这也促使大明边军守在城池里面,轻易不会出城交战的,时间长了,边军习惯于固守城池了。
而且边军还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变成了某一家族的军队,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山海关的边军。一直都是在吴襄和吴三桂的控制之下,慢慢有些私家军队的味道了,要不是江宁营的飞速崛起,恐怕这种现象就有些严重了。好在苏天成带着江宁营进驻了关宁锦防线。不管是祖大寿,还是吴三桂,是不敢找死的,肯定是坚决服从指挥的。
三十三大军,固守关宁锦防线,成为后金一道不可突破的防线,可惜的是,这道防线过于的僵硬了,这么多年过了,就知道死守,就算是京师出现危险了,也不敢轻易调动军队,害怕防线空虚,被后金突破了,所以好几次,后金从大同一带入关,肆掠京畿之地,关宁锦防线的重兵都是眼睁睁看着,这真的是巨大的讽刺。
同时,三十三大军,不能够保护周围的百姓,就知道龟缩在城池、堡垒和据点之中,苏天成不禁有些疑惑了,要这么多的军队干什么,到底有什么作用。
他这一次的巡视,就是要从这个方面入,大规模裁撤边军,保留精锐部队,其实关宁锦防线如果有十五万以上的精兵,三地做好衔接,保证后金看都不敢看这个地方。也就是,驻守在这里的有七万江宁营将士,三十三万的边军,最多保留十万人。
身为蓟辽督师,苏天成有着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养活这么多的大军,他没有那么大的事,朝廷一样也是养不起的,所以,大规模裁撤边军,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是首要的任务。
辽东如此的荒凉,如此多的土地,划拨给被裁撤的军士,正好可以就地安置,办法还是有的,只是裁撤会触及到军官的利益。
正月二十三日,苏天成到达了锦州。
锦州的防卫,已经是左副御史、江宁营都指挥同知孙传庭全面负责了,边军的军官当然不敢有什么话的,江宁营的威名,他们早就知道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