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头,可是,归根到底,就是说,那些百姓的行动或意愿,都是掌握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手中。
或者会说,那些百姓都是傻子?他们不知道那些地主豪强是坏人?他们一生当中,受到那些地主豪强许许多多的不公平待遇,怎么还会叫那些人的?他们,自己不会反抗么?呵呵,又能有几个敢于反抗呢?如果他们懂得反抗,那也不叫封建帝制社会了。
黄巾暴乱,虽然轰轰烈烈,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并且,所谓的太平道教义,并非是真正的能为了广大的百姓着想,也并非是让那些广大的百姓得到一个美好公平的世界。这一个事件,也仅只是给更多的百姓留下了一颗造反的种子,但却并没能让所有的百姓都认同想得到好生活就要造反的思想。
先拿刘易一南一北的两个基地说事。如果基地的那些百姓并非是流民,他们还能够在他们的家乡里,还勉强能在那些地主的阴影之下度日,他们会愿意追随刘易成立了两个新城基地么?只有那些无归可家,无粮可食的百姓,他们才会愿意跟着刘易。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流民,刘易说要成立一个基地,会有那么多百姓来投靠么?两个基地,都已经成立了这么多年了,可是,人口却还是和当初刚成立的时候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递增。由此可见,刘易的基地,并没能吸引到大汉的那些还勉强能度日的百姓来投靠。
又或者,刘易随便在一个地方,说要成立一个基地,那样,又会有人来投靠么?
要知道,刘易当初,也仅只是勉强能供应投靠的百姓一日两餐,是没有太多吃喝,更没有什么的钱财可送的。在不用钱粮为诱的情况之下,那些百姓又会盲目来的投刘易么?很明显,那是不太可能的。
投靠刘易,其实也就等于是来做苦力差不多,不知道其中真实情况的百姓,他们会愿意投靠刘易么?
荆襄地区、吴郡甚至整个江东地区,当地的百姓,只要不是天灾**,哪怕是那些地方豪强剥削得更厉害,只要百姓们还能勉强生活,相信那些百姓都不会轻易的离乡别井,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处去投靠刘易。再说了,荆襄、江东的地区,其百姓并没有困难道没法生存的地步。掌权者,稍为减少一些剥削,百姓就能勉强度日。
当然,这些,也仅只是一般的百姓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大汉的土地财富,几乎都是掌握在那些地方豪强的手里。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情况之下,要想掌控一个地方,怕还真的不容易。
没错,或者说,刘易可以把那些地方的豪强全都杀了,夺了他们的土地资产,再拿来分给百姓,以此来收买人心。可是,靠杀,刘易又能杀得了多少?如果刘易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将来想收复整个大汉怕就不容易了。整个大汉,有多少豪强?他们又可以掌握多少百姓?到时候,整个大汉都起来反刘易,那么,刘易又如何统一大汉?
治理,始终都要那些识字懂墨的人来治理,而识字懂墨的,大多都是出身于大富之家,最少也是那些书香门弟之家。而就算是书香门弟,也是属于地方之列吧?
如果刘易真的一刀切了,把所有的地方都千编一律的按照一种方法来治理,每据得一个地方,就得要把那些地方豪强的家给抄了,最少也要把他们的田产没收了分给百姓,如此行得通么?明显是不太适合的。
有一点,刘易现在才慢慢想通。那就是自己治下的那些百姓,他们为什么会把粮食产出全都归纳给新汉朝,然后再从朝廷得到可以生活的钱粮。
这个,看似是百姓都是自觉的,似乎都是他们心甘情愿意的为新汉朝奉献的。可是,这个,也说明了百姓们的心里应该是没有底。说什么的没底呢?因为,那些田地,本初就不是他们的,他们担心,有朝一日,又会失去这些田地。他们生活在那些地主豪强的阴影下太久了,哪怕是新汉朝有了政策说,那些田地都是他们的,可是,在他们的湖意识里,都觉得这些田地,都是朝廷的,甚至是刘易的,或者,就是那些原来的地主豪强的。他们担心,有朝一日这些地方,又被那些豪强夺回,他们岂不是又一无所有?
如此,还不如把劳动作得,交纳给朝廷,他们,在潜意识当中,觉得还是当自己是朝廷的佣工为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