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一直到李世民去世,整个大唐一连串的军事行为,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大唐迅速扩张,消灭一个敌人之后,还没消化稳固,又立刻去消灭另一个。短短几十年间,大唐像开了挂一样,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多。
与此同时,这些被消灭的敌人又表现得极其温顺驯服,加之涌现出一大批又能打又忠心的胡人将领,这一连串的胜利也有这些胡人将领和胡人士卒的功劳。
就是这样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培养了唐朝的这种自信豪迈,大气蓬勃,兼容开放的性格。对这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胡人兄弟爱之如一,这既体现了唐朝宽广大气的胸怀,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这种自信就在于,自信自己的武力会永远强大,自信帝国会一直强势下去,因此丝毫不担心这些胡族部落反噬。
然而没过多久,大唐就吃到了苦头,两次败于吐蕃之后,突厥趁机造反,因为各种原因(本来叛乱转瞬就被平定,但奸臣误国,重新逼反突厥;武后政~治~斗争杀死黑齿常之自毁长城等),使得突厥重新崛起,那段时间大唐都被打得很惨。
之后各个内附部族反叛成性的本质也就一下暴露出来,但奈何形势已经如此,大唐也不可能太过激烈地改变这个策略,只能徐徐图之,以夷制夷(比如扶持突骑施对抗突厥和大食,但最后突骑施反过来与唐朝为敌,比如李晟所说扶持南诏,结果玩脱了,养虎为患),恩威并施,先暂时维持住平衡。
与此同时,大唐的眼光还主要放在外敌上,特别是头号大敌吐蕃。加上大唐重新强势之后,这些内附部族又重新变得温顺驯服起来,给皇帝和大臣一种假象,认为以夷制夷,恩威并施的策略十分有效。
或许再过几年,等大唐消灭了吐蕃,会回过手来挨个处理这些内附部族也不一定;或许假如李隆基年老之后不那么自我满足,醉生梦死,重用奸臣和宠信安禄山这个逆臣,安史之乱就不会爆发。
大唐就有时间,有时机处理内附部族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隐患之后,大唐盛世也许就能继续延续下去。
但事情没有如果,之前那个时空,唐朝这个以夷制夷的策略终究养虎为患,没等到唐朝消灭吐蕃腾出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安禄山就先起兵造反了,然后所有的一切,就都成了泡影。
而李晟说这些事情,又以南诏作为例子,也有让自己引以为戒的意思,不要也玩脱了,杀鸡没儆到猴,倒把猴子逼反了。
帐篷里静悄悄的,过了一会,萧去病突然道:“照良器兄的意思,我这么做,可能让周围内附部族更加心怀异心?还会对我群起而攻之?”
“应该会。”
萧去病笑道:“那你以为陛下会如何反应?生气还是高兴?”
李晟有些愣住,这个怎么好随意揣摩上意,知道了也不好说啊,不过跟萧去病也没什么忌讳的了:“应该会生气吧?”
萧去病道:“我想,他应该会很生气的训斥于我,然后其实心里是高兴的。”
李晟想了一下,点点头。可不,陛下正忌惮萧去病呢,这时候有把柄送上,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萧去病又道:“那良器兄再说说,即使他们再心怀异心,安贼造反之前,他们敢造反作乱吗?”
李晟摇摇头:“自然是不敢。”
“那不就得了,我们还有大约四年年时间筹备发展。良器兄不是说,陛下还有大多数大臣也早想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只要最后我们打赢了就行了。”
“是这个道理。”李晟点头,突然又疑惑道:“为什么是四年时间?”
“呃……”萧去病正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就听帐篷外面一命亲卫大声道:“启禀萧将军,李将军,宥州刺史派遣使者投降来了!”
ps:必要的过渡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