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县的必经之路上安营扎寨,并且竖起募兵大旗。至于为何在此地募兵,刘辩认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最容易萌生参军的念头,肯定可以最大程度最快速度的招募到勇卒。
傍晚的时候,一座能够容纳两千多人的营寨在原野上拔地而起。廖化亲自带人围着营寨挖了壕沟,安置了鹿角,做好了防御工事。
次日,刘辩命廖化运出两千石粮食赈济灾民。一来,刘辩曾经答应过刘磐赈灾,一毛不拔也说不过去。二来,可以借着赈灾传播弘农王的名声,三来可以借着放粮把精壮难民吸引到附近,大幅提高募兵的效率。
赈灾放粮的措施果然有效,一天下来,就有五百多人报名参军。经过花荣的仔细甄选,留下了四百多名比较精壮的汉子,从五十岁到十五岁不等。
一连三天下来,赈灾和募兵同时举行,弘农王仁义爱民的名声在南阳迅速传播,很多没有受灾但又想要建功立业的精壮男子也来纷纷前来投军,招募到的兵卒数量迅速达到了两千人。
看着人头攒动的募兵现场,刘辩喜上眉梢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募兵之所以进行的如此顺利,与孤是先帝之子,皇室后裔的身份密不可分啊!”
穆桂英看看四下无人,揶揄道:“那只能说大王生的好,换了别人募兵,肯定没有这样的号召力。”
刘辩双手一摊,忽然又摇头叹息起来。
“大王这是什么意思?嫌招募的士兵太多了?”穆桂英一脸莫名其妙的问道。
刘辩一脸无奈的给出了解释:“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兵卒倒是招募了不少,可是也没有几个有本事的人来投靠啊,这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穆桂英柔声安慰:“大王勿忧,只要你勤政爱民,奋发图强,把你的美名传播出去,我相信自有忠于汉室的贤良来投。”
“但愿如此吧!”
刘辩摇摇头,转身回营。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道理刘辩懂,但是刘辩也知道想要栽出一株枝叶参天的梧桐树,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当刘磐听到刘辩在宛城附近招兵买马的时候,手里的茶碗惊得摔在地上。
目瞪口呆的问郡丞:“招募了多久,有几百人参军了?”
郡丞战战兢兢的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招募了三百人了?”刘磐吸了一口凉气。
郡丞摇摇头,苦着脸道:“总计三千人!”
“你怎么不去死?”
刘磐一时克制不住情绪,一脚把手无缚鸡之力的郡丞踹倒在地。这他娘的什么事啊,眼皮子底下莫名其妙的跑出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斥候都干什么去了?
“来人,把最近当值的斥候全部给我下在大狱,等候处置!”
发泄了一通之后,刘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团团乱转。
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酣睡?自己的地盘肯定不能让别人在这里发展。可是对方又是弘农王,是先皇帝的儿子,前几天刚和自己称兄道弟了,既然竖起了讨贼大旗,自己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征伐,那样自己不就成了和董卓一样的逆贼了吗?
“被这小子阴了!”
刘磐望着跳动的灯火,在心里自言自语道。
要不是这家伙前几天把自己夸得像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忠臣一样,自己现在也不至于这么为难,这高帽子果然不是白戴的!
“嘶……看不出来,这小子年纪虽小,但心眼不少,还真不能小瞧了。”刘磐摩挲着下颌的胡须,自言自语道。
猛地抬头:“来人,给我备马,我要连夜去一趟襄阳。”
这件事情实在棘手,绝不是刘磐可以解决了得,必须去襄阳请示了叔父刘表之后再做决定。毕竟牵涉到太后和被废的天子,干系实在太大了。
Ps最后感谢金色的橙子、菲儿两位同学的打赏,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读者!感谢你们的推荐票以及点击,请继续支持,剑客一定会努力写出一本好看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