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开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热闹的篝火晚会结束,节目组当然是一片喜色,积累了大量可以播放的素材。

    莲花乡又恢复了原有的安静,在第二日这一趟游学进入正题。

    游学的主题是国学,当然国学教育离不开私塾。

    次日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

    穿过小花园,走过天竹绿荫,就到了莲花乡的私塾。私塾名称为“尚文苑”,桌子叫“案几”,椅子为“凳”,墙上挂着匾额是“鹏程万里”,满是古色古香的韵味。

    首次来到私塾,姜晨感觉还不错,这种私塾模式很早就消失了,但是站在这里,看着白墙黑瓦,石板木桌,心里难免产生了一种怀旧的感觉。

    毕竟来说,工业社会的年代,没有污染的乡村越来越少,遗留在的古居也越来越少。在姜晨的记忆中,他的老家,也就是现在爷爷奶奶居住地的乡村,河流里的鱼儿短短数年就灭绝。

    “大家先去换衣裳,接下来举行开蒙仪式。”

    郑晓华拍了拍手,对八个孩子说,还特别注意了下姜晨。在她眼里,姜晨智商很高,有些艺术才华,不过大抵还是将姜晨当作极其聪明的小孩。姜晨不高的个头,和稚气的脸庞带有极大的欺骗性。

    “走咯!”

    “换衣服!”

    八个小孩子很兴奋,跟随着郑晓华到侧堂换上了汉服,彼此之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丝毫没有胆怯。

    所谓的木讷的放牛娃,早就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无论你承不承认,社会在发展,现在的孩子的确越来越聪慧。

    姜晨也感觉新鲜,换成了汉服,峨冠博带,长袖飘逸,倒有梦回古时,揽几分云霞的意思。说起来,无论是和服还是韩服都模仿汉服发展而来,但尴尬的是到现在华夏反而没有专属的服装。

    当然,华夏地域广博,不止汉族一个民族,仅用汉服代表华夏太狭隘,姜晨也不觉得汉服有普及全国的必要,复兴华夏悠久的文化才是要做的。

    八个小孩将汉服穿戴整齐,由老师检查了一遍,才再度由侧堂回到了大堂。

    此时的大堂,不仅周围都是摄影师和道具组工作人员,在大堂中央更是站在一位五十多岁,带着眼镜的老夫子。

    “这位是李老先生。”

    郑晓华介绍道。

    姜晨心中一阵无语,还有先生,也不知李老先生是节目组从何寻来的老师,但李老先生戴着眼镜,倒有几分学识渊博的鸿儒意思。

    “小朋友先站好位。”

    李老先生手里拿着一根戒尺,专门打调皮的学生,说了这句话,走了过来,帮助小朋友扶正头上的冠。

    这大概是所谓的“师正衣冠”。

    古人对教育的重视不比今人逊色,求学“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是在十三岁之前,记在脑海里的东西可以说是终生不忘,古人早在6岁就对孩童进行蒙学教育。

    马绍琦同学被夫子扶正头冠,夫子只是一转眼,他又故意伸出手,把头冠给歪到一边。

    呃,真会玩。

    姜晨发现马绍琦还是很调皮。

    李老先生瞪了马绍琦片刻,挥舞了手中的戒尺,才让马绍琦乖乖地听话。

    “接下来,是朱砂开智的仪式。”

    李老先生很严肃地说话,一个个为孩子在额头正中,用朱砂点上红痣,寓意“开天眼”“眼明心明”。

    “姜晨,我像不像菩萨?”

    何恬额头被点了朱砂,忽然联想到去参拜的菩萨,忍不住喜滋滋地朝姜晨展示,还不忘眨着她美丽的眼睛。

    “比较像菩萨座下的童子。”姜晨看了一眼,简单地评价。

    出乎姜晨意料的是,何恬听了他的话,居然一点也不生气,大眼睛凝望着他满是盈盈的笑意,含蓄和纯真。

    好奇怪,姜晨感觉很古怪,似乎小萝莉待他和往常不一样。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