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有一种预感,他今天遇到的人,和往常那些腐儒不同,所以他才愿意说这么多,而事实证明,朱常洛也没有让他失望,少年幽幽一叹,声音有些沉重。
“是啊,农者,国之本也!徐兄若能有此志向,当可称名垂青史之辈也!”
作为一个农耕文明,中国人对于田地的眷恋是天生的,而事实上,在整个中华历史上,农事也向来是被作为根本来看待的,不仅设有司农的官吏,就连皇帝也要亲自下地耕种,而一地农事的状况,更是官员考绩的重要标准,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不断出现了各种农耕的方式,并且由此延展出繁盛的文明……
只可惜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盛和农业发展的瓶颈来临,如今的朝堂之上,虽然仍旧喊着以农为本,但是这句话已经从明初的维护农民地位和利益,转变成了为商人利益代言的掩护。
不仅朝中司农的官员地位每况愈下,就连如今的皇帝下地耕种,也更多的被视为是作秀,失去了重视农业的意义,由此带来的后果则是农业发展的停滞,没有了农业生产作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到最终也不过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罢了!
不过朱常洛知道,他的眼前坐着的,就是农学改变的希望……
徐光启是晚明为数不多的真正重视农业的大臣,他的前半生以考科举为目标,登科成为进士之后却无心仕宦,一心扑到了农事上,亲自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最终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汇编成书,在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
这还是他一个人独自研究的成果,朱常洛觉得,如果有人支持之下,能够有一整套的团队的话,徐光启能够带给他的惊喜,将是无可限量的……
不过……
“既然徐兄不图仕宦,又为何屡次前来赶考?若是为求钱财以致农事,经商岂不更好?”
轻轻摇了摇头,朱常洛开口问道。
历史上的徐光启是一直到成为进士之后,才将全部的心思放到了农学之上,如今朱常洛想要加快这个过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徐光启本人的想法……
却不料徐光启苦笑一声开口说道。
“徐某岂不愿如此?非不愿,实不能尔!不敢欺瞒公子,徐某虽不愿入仕,可这却是先父遗愿,何况徐某读书多年,如今家中无一亩薄田,如今不过区区佃户罢了,若非公子相助,恐怕早已潦倒之极,若不以仕宦,恐无法维生了!”
说起来,徐光启也是无奈的很,他的家中本就不富裕,父亲死后,为了助他考上科举,更是将家中田产变卖,如今靠替人耕田而生,虽然他考上了举人,有一些特权,但是这么多年来四处奔波游学,却也是入不敷出,若是他没有碰到王道亨的话,恐怕现在连温饱都是个问题,还谈什么研究农事?
研究这种事情,向来是有钱人才能干的事儿,像每年指着地里那点东西吃饭的农夫,你让他们搞什么农业实验?做梦去吧!
不过此言一出,倒是让朱常洛的心中大定,稳了稳心神开口说道。
“徐兄,实不相瞒,我姓朱讳常洛,为陛下亲子,受封寿王!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