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走了两圈,整个考场,便进入正式考试之中。
三天的考试,第一场却是意料之外的诗赋。
自神宗年间王安石主导的科举考试改革之后,便有了以经义策论取士的习惯,即使后来王安石的革新之举被推翻,这以经义策论取士的方法,却并没有被完全革除,不过有些时候,也会增加些诗赋的考题。
即便如此,考试的内容,除了诗赋之外,依然还是以大经和兼经的内容为主。只有最后一篇策论,是皇帝钦点画批放下来的。
能有诗赋出现,也就意味着大经和兼经只会取其一来考试。
看到诗赋的题目时,钱恒便知道,自己这第一天的考试,会变得很轻松。
诗赋的题目,只有一个“书”字,至于是什么“书”,没有人说,也不会有人说出来。
印象里,徽宗皇帝赵佶,是最偏爱词赋才华过人的士子的。不仅如此,这次的主考官,除了蔡翛是因为其父的荫蔽入仕为官外,王黼却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虽说风闻里说王黼的才华虚妄,可也是心智超群之辈,尤其对赵佶的喜好,更是无比深谙。
只要词赋出来能够打动王黼,便可以过这诗赋一关。
钱恒将“书”字誊写在草稿纸上,眉头微微一挑,思索片刻,没有使用那些长篇大论,而是选了一篇南宋年间最知名的绝句。
朱熹的《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钱恒记忆深刻,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寓意,这种诗作的作者,作为儒家程朱理学学说的开拓者的朱熹,其诗词哪怕是绝句,又怎么会简单为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篇七言绝句,先有写景,后有抒意。
将全诗落在草稿纸上之后,钱恒便笑了,若是连儒学大家的诗赋都不能过关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
将考卷扯过来,铺平纸张,小心翼翼将自己的名字填好,便将整首诗誊写上去。
来到大宋这几年,钱恒在黄裳的指点之下,笔法大善,虽说无法跟蔡京或赵佶这类书法大家相提并论,但因为有后世的基础笔顺练习,无论是笔锋还是风骨,都已经有明确的独立风格。
只是此时所用的行楷书法风格,更贴近米芾的字帖风骨。
落笔清丽干净,第一眼看上去,就极有好感。
收笔,将卷面的墨迹吹干,钱恒才将卷子压在案头,和负责巡场的禁军军士招呼了声,准备交卷。
时间刚刚过午,钱恒便已经交了词赋的卷子。
军士将卷子取走,交到考场一端房间里的糊名官手中。
糊名官名声不显,当看到卷面上只有四句的时候,神色微微一变,尤其是看到卷头的名字时,糊名官更是一阵摇头。
这钱恒,怎就这么毛躁?
可是当目光落在诗句上的时候,糊名官的脸色,再次变得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