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蒙大赦的家奴,陈锦整理了一番散乱的官服,便重新坐到了主坐上。由着亲兵队长将二人引进来。
朱之锡和李之芳刚刚也看到了那几个家奴,进来后行礼如仪,便开始禀报此前陈锦交代下去事情的进度。
前段时间,陈文的突然撤军一时陈锦并不太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在不断试探的过程中,才从台州那边得到了金华府发生叛乱的消息。为此,陈锦很是夸赞了李之芳的运筹,虽然他知道明军内斗已经成了传统,但是利用此种可能导致了明军的解围,也确实是极为难得的。
可是没过几天,第一次进攻龙游县城的企图被突然出现在后方的南塘营逼退后,陈锦还没来得及寻找到先行击溃南塘营的机会,陈文便回到了龙游。而他的回归,也意味着明军平息了后方的叛乱。
衢州战场上无法确保稳赢,江西那边也传来了张自盛突围的消息,如此一来,广信府便有了两支超过万人规模的抗清义军,暗骂了江西文武无能后,陈锦紧接着便收到了金砺表示一时间无法突破安华镇防线的消息。再加上天气日渐酷热,兵士征战疲乏也容易引发疫病,陈锦只得与金砺商定暂且撤军之事,等待金砺那边找到破城的办法再行围攻。
此前,明军确实是平息了叛乱,但是一些自知必死的士绅还是设法逃到出了明军的控制区,另外随着陈文的大开杀戒,金华也很有一些士绅富户不满于陈文的存在。这段时间,朱之锡和李之芳便在通过这些逃亡者暗中联络潜在的反对者,从明军控制区搜集情报以便为即将开始的进攻做准备。
但是随着二人此间的娓娓道来,陈锦对他这边按照传统渠道获取的情报进行了汇总,却发现金华明军的实力几乎每天都在成长,而陈文的办法也渐渐的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以田土养壮士!
军功授田!
如果说上半年的借款是为了解一时之急的话,近期贯彻起来的分田运动分明就是在复制府兵制,其目的就是在为这支大军扎下一个稳固的根基。
绝不能再继续放任下去!
只是未待他和这两个幕僚商议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守在门外的亲兵队长不知和谁说了些什么,便进到大堂中将两封书信交给了陈锦。
这两封书信皆是刚刚送到的,陈锦随手打开了第一封书信。写信的人乃是现今驻扎在诸暨的平南将军固山额真金砺,金砺与陈锦二人虽非一旗,但平日的关系还算不错,也能够协同作战。此番金砺带来的消息便是他已经找到了攻克安华镇防线中那座堡垒的办法,打算与陈锦约期再度进剿。
这个消息乃是陈锦等待已久的,兵贵精不贵多,几次与这支明军激战,他很清楚以手下这些地方绿营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必须有金砺麾下的那支高达四千人的汉八旗军协同才能顺利消灭掉这支浙江明军。奈何浙江的地形将大军分割两处,如今金砺已经找到了办法,那么只要先前压上去,不让明军回援便可以获得全胜。
这个消息解了陈锦的燃眉之急,他立刻将书信交给面前的两个幕僚,以作进一步的谋划。可是随着他打开了第二封书信,仅仅是将文字看过了一遍,陈锦便如泄了气的气球般呆坐在了太师椅上,就连信纸也从手中悄然滑落。
至于那份信上的内容,总而言之,那便是在数日前,福建明军攻陷了漳州府城,现在郑成功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继续向福建的其他府县席卷开来。
………………
自去年五月的磁灶大捷开始,郑成功先后在钱山和小盈岭两战击溃福建清军的援兵,到了今年年初更是迫降了海澄县,横扫漳州南部,进而将这座府城包围了起来。
郑成功很清楚,若非陈文将浙江清军牵制在了浙西,即便他在去年就将有可能来援的福建清军先后击败,也不可能安安稳稳的走过这半年。而现在,随着陈文将历史上来援的陈锦留在了浙江,马进宝更是全军覆没身死人手,浙江打得热火朝天,而郑成功这长达半年的围城则没有受到丝毫的阻挠,包括福建提督杨名高和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尽皆顿兵于同安等待他省援军,因为整个福建已经没有战斗力和规模皆可以达到水平的机动兵力前来为守军解围了。
长久没有援兵抵达,漳州守军在饥饿和惶恐中不断逃亡,直至彻底崩溃。郑成功顺势拿下了漳州府城,清漳州总兵王邦俊归降。郑成功不似陈文那般对降卒严苛,他的军中多有降将,便另选了一个番号,将王邦俊连同漳州守军残部一起收为己用。
只不过,刚刚收复的这座漳州府城,却在这长达半年的围城中,以至“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马尽皆枵腹”,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百姓了。
这样的结局并没有出乎郑成功的意料,由于放崩法的失败,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所幸清军历史上的那几批援兵尽皆被陈文牵制,否则这城里剩下的汉家百姓只会更少。因为历史上,清军成功为漳州解围乃是九月下旬的事情,那时的漳州“每石米价贵至五百五十两,草根木叶鼠雀牛马搜索食尽,继之人肉。父子相食,爨不烟火者月余,病死、饿死、投水投缳而死,兵丁威取强夺箠楚而死,日以千百计。尸骨山积,秽闻数里。”
不管怎样,这座迁延日久的府城已经拿下,而且在一个半月前鲁监国在得知了曹从龙叛乱被陈文平息的消息后也选择自去监国号,改奉永历天子为皇明正统,就连此前还顽固不化的张名振和沈宸荃也改换了门庭。
郑成功很清楚,他近期取得的成就无不与陈文有关。作为谢礼,在鲁监国自去监国号时他便草拟了一份奏章向永历朝廷表奏陈文在浙江取得的功绩,但愿永历朝廷能够不吝惜爵位,那位未来的侯爵也好继续在浙江为他牵制住北来的清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