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可是,不过是施粥赈灾,琅儿怎么会如此……
石娇娥握住韩琅的手,把脸贴在韩琅的嘴边,想听清楚他在说什么。
“进必趋,退必迟……进必趋,退必迟……”韩琅在不停的在重复着这一句,他的眉头死死的皱着,双手紧紧的握起,仿佛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琅儿,琅儿……”石娇娥抱起韩琅,让他躺在自己的臂弯里。可是,韩琅却没有任何反应,仍旧死皱着眉头,不断的重复着这一句。
“进必趋,退必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去见长辈的时候,要快步上前,告退的时候,要放慢步子。”石娇娥以为韩琅想不通释义,所以,就给他解释了一下。
可是,韩琅仿佛没有听见,仍旧在不停的重复。
“进必趋,退必迟……进必趋,退必迟……”就只是这一句话,韩琅就一直这样重复着,不停的重复,就仿佛魔怔了一样。
石娇娥皱着眉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突然,韩琅一脸委屈,抓住了她的胳膊,道:“娘亲,我就是背不下来嘛……”
石娇娥心中猛地一惊。她忽然想了起来,当年教给韩琅《弟子规》的时候,他每到这一句就会卡壳,怎么教都记不住。而且,每次背不出来之后,就会抱着她的胳膊撒娇,以此逃脱背书的命运。
可是,石家的家规一直如此,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要不断的教着背书,拿着木板卡片开始学识字。先是简单的《三字经》,然后是《弟子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朗朗上口的简单诗词。
她被俘虏的时候,琅儿已经能背下《三字经》了。就连稍微复杂一点的《弟子规》,他也差不多能背下大半。除了偶尔有几个地方还磕磕绊绊,经常连不上去,但总的来说,已经背的很好了。
此刻,韩琅难道梦见了背书的情景?
石娇娥的心跳加速,全身的血液都往胸口涌去——韩琅能记起背书的事情,是不是也能记起她?
她轻轻的拍着韩琅的后背,说道:“没事的,没事的……背不下来,我们还有下次。只要琅儿乖乖努力,一定能记下来的。”
这应该是她当时,用来安稳韩琅的话。
果然,听到母亲的安慰,韩琅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而此时,崔女官派人去请的太医,也已经到了正殿门口。
“二皇子受了风寒,有些发热,只要喝几剂汤药求好了。”周太医摸着胡须,摇了摇头道,“风寒只是小症。可是,二皇子肝郁气滞,情志不畅。似乎,受过情绪的刺激,导致病邪侵扰,阻遏肝脉……”
“本宫知道。”石娇娥没等太医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她也学过医术,对于各种病症都略有涉猎。周太医说的其实已经很委婉了。韩琅的情况远比周太医说的还要严重。他何止是肝郁气滞,已经快要发展成心疾了。
这也是石娇娥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过度刺激儿子的原因。
——分割线——
注:古代心疾,可以指心脏病,也可以指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