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篇章的开端,是有记载以来,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纳了大概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之间的古代诗歌,共三百零五首。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和人文景象,记录了先秦时代,华夏大地上的诸多事迹,内容极为丰富。
从天文地理到人生百态,从纯真的爱情追求到庄重的祭祀礼仪,甚至就连一些动物,植物等方面,都有记载,是反应我国周代社会生活与人生百态的一面镜子。
除此之外,在《诗经》之中,还有六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的特殊篇章,世人称之位《笙诗六篇》,这六篇分别名为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此刻正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如津津有味地为下边的学生们讲着《诗经》的内容,目光中神采飞扬,仿佛是在阐述古之圣贤的大道。
班上的同学们此时也是听得如痴如醉,脸上带着一丝丝的向往与求知之色,其中就包括了赵昊,以及身边的任盈盈和墨玉。
就台上的老教授所讲,《诗经》是华夏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之作,其中大概记录了周朝时期,华夏先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生百态。
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是现代的诸多学者与历史研究者们,钻研与分析先秦时期古人们的重要依据。
然而放在赵昊的角度来说,《诗经》这东西,其实更像是一部带着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总集。
其中每一言,一句,一词。似乎都带着一种令人观之心悦的独特魅力,读之,朗朗上口。
即便它所记载的。确实是那个时期古人的生活百态,但当这些被百态编织在一起的时候。
它所能反应出来的。并不只是那个时代里的壮丽与细微之妙,更有着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色彩。
《诗经》在这方面对赵昊造成的触动,甚至要比被称为华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的《楚辞》,要更加的生动与深刻。
赵昊知道,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既视感,其实全都源自于语言的魅力。
“韵”之一字,涵盖其中。相信任何一个对古典文学有兴趣的阅读者,在读《诗经》的时候,可能都会产生这种情绪。
......
“当当当~!”
正当一堂文学赏析课进行到精彩之处,台上的老教授讲的神采飞扬,下方的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之际。
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却打断了这课堂中的气氛。
顿时,全班上下所有的同学,包括台上的老教授,纷纷被惊醒过来,不约而同地向着教室门口之处。怒目而视。
入眼之处,是两个穿着职业身份十分鲜明的男子正站在那里,他们头戴大盖帽。身穿黑色制服,里边则是一件颜色极浅的钴蓝色衬衣。
肩膀上带着肩章,肩膀外侧一张黑白色国徽上,那警察两个字显得格外扎眼。
顿时,一阵议论之声开始在班上响起。
似乎也是知道自己这边,贸然打断了学堂的秩序有些不礼貌。
遂,两人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警察,还没等讲台上的老教授开口询问,便先声夺人的道。
“抱歉了。各位老师,还有同学们。我们局里接到了群众的举报,现在需要从班上带一位同学回去配合我们调查。请各位体量一下。”
“请问,哪一位是赵昊同学,出来一下。”旁边另一位年轻一点的警察随后出声道,一双圆眼中带着几分审视的味道,在教室里一扫而过。
此时讲台的老教授,在听了对方两人的话后,也知道此事似乎不可扭转,所以尽管眉头紧皱,眼中略带不悦,却也只是轻哼一声,没有出声阻止的意思。
而被门外的警察点名叫人,赵昊此时也不禁心中略显诧异,暗道那李家也真是一个急性子,刚刚过了一晚上就要动手了。
赵昊嘴角上弯起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对着身旁的二女送去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后便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之下,不紧不慢地向着门口走去。
一边走,一边开口问道。
“不知道两位警察同志,是什么事情要这么劳师动众,严重到要你们亲自到学校里来找人的地步。”
“跟我们去了你就知道了,问这么多干嘛?难道这位同学是心虚了?”
那位年轻的警察说话很冲,而且用词也不够恰当,但旁边那个人到中年的,却丝毫没有要要纠正的意思,只是在那边老神在在的看着。
这是,很常见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戏码。
“哦?听这位警察同志的意思,说的似乎我就是犯罪嫌疑人一样?那我更要问一下了,我究竟是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到你们的,需要你们亲来到学校里来找人?”
赵昊此时已经走到了门口,但离着对方还有两米远的地方停了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