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听了丁老婆子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寒初雪说不过一群娘子军,只得跟大丫搭档去了。
临走时又提醒了一句,“娘,那些太嫩的花生就不要剥壳了,放在另一边,等会洗干净了煮来吃。”
太嫩的花生仁是不合适用来榨油的,她虽没明说,干惯农活和家务活的秀娘多少也猜到一些了,再说自家收了这么些的花生,怎么也该煮一些让孩子们解解馋,所以她很爽快的笑应了一声,接下来果真便把一些尚嫩着的花生全集中到一个竹箕里放起来了。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寒家的人都是绕着这几十亩的花生转了,这其间黄师傅终于带了一批织娘回来。
麻布的事也是刻不容缓的,秀娘母女也只能先把花生的事放下,转而安排织麻布去了。
还好现在的寒家住的地方并不缺,一批织娘很容易便安置下来了,接着便是织布的问题了。
前院因为要处理花生,一来是怕人多吵杂,影响织娘的工作,二来再怎么说还是会有些尘土的,为免影响了麻布的质量,最后,便把工作场所安排在了内院,正好,寒爹爹几个男丁都不在,织娘们在内院干活倒也方便,到了明年就没花生什么事了,所以也不必担心以后会安排不过来。
就在寒家忙得不要开交的时候,村子里的活倒是进入稍微放松的时刻了,因为各家各户的稻子都进入晒谷阶段了,这个时期,只要天气好,是不必所有人一直守在那的,只需留一个人看着自家的稻谷,时不时翻一下就行,所以不少人便是闲了下来。
于是林子等长工及时回归了,有了这么一批壮劳力的加入,那七十亩的花生收起来自是轻快了不少。
另一方面,原本帮着纺纱的寒大奶奶那一批妇人,又被秀娘找了过来,帮着织娘摆纱绽,收拾麻布等一系打下手工作,如此织娘只需安心织布,速度自然又能快了不少。
而大丫还把自己的一群小姐妹找了来,活泼好动耐心少些的,安排在前院帮着挑花生仁,文静手巧的,安排在内院,帮着打下手,顺便学一学如何织布。
这也是寒初雪偶然想到的主意,如果在本村培养出一批织娘来,日后自家就不需再往外请人了,而村子里的小姑娘也能多会一门手艺,日后的生活也能多一条挣钱的路。
秀娘和寒大奶奶听了她这主意后,大为赞同,而且作为长辈,她们想得更深远,小姑娘可是要出嫁的,那就不一定会在村子里了,而若是教会那些刚嫁过来的小媳妇则能保证下棠村一直拥有这些织娘了。
于是由寒大奶奶出面,走家窜户的终是招了一批小媳妇过来,如此一来,寒家可就热闹了。
地里一群壮汉在拨花生,前院一群妇人在剥花生,另有一群眼神好的小姑娘在挑花生仁,而内院则一群大小媳妇和织娘外加几个小姑娘在织布、学织布。
干活的人多了,寒初雪反倒又闲下来了,于是脑袋瓜子又转悠开了。
蹲在一堆已经织好的细麻布前,她抚着小下巴,眉头微微皱着。
麻布她在现代也穿过,那凉爽、透气还有些飘逸的亚麻衣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