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有人上本为他们辩护求情。
孝逸倚在太白楼上静静地向下面望去,丘神勋的囚车缓缓通过长街。百姓跟随怒骂,将臭屎污水泼向囚车。
“孝淳若在天有灵,一定很开心——”
孝逸淡淡道。
“哥哥可去丘府和周府选两件可心的?”
培公轻笑。
“自然要去,还要捡些贵重的、和吾家没关的,不然怎么和我这面首的身份相配?没的让人说是奉了什么人的密令处决了他们……”
“皇嗣如今忒看重哥哥,还叮嘱哥哥万事小心,近来尤其不要再参与什么,免被皇上猜忌。”
“其实这事皇上不过是卖了个顺水人情给孝逸,尤其是丘神勋绞杀了章怀太子,朝中非议太大,是皇上要他死,他若不死,如何堵得住悠悠众口?只是丘神勋这厮一身,如何抵得下千万条性命?”
忽而侧着头意味深长地看着培公,
“听说周兴未到岭南,半路上就被人割去头颅,果然有胆大的强徒。”
“哥哥此番却错了,那不是强徒,那是背负血海深仇、含冤而死之人的遗孤遗属,此时不夺他性命,难道还让他平安去了岭南?”
“培公对世间事一向低调,怎么每每说起这件事来,都是热血沸腾?难道家中也有人死在他们的手里?”
“世间事难逃一个公道,不管过了多少时日,该还的总是要还……”
培公自言自语,对孝逸的问话却避而不谈。
“听说拜火门在江南势力颇大,又敢作敢当,他们暗中下的手也未可知?”
孝逸轻声道。
“哥哥识得这些人?”
见培公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孝逸也只有识趣的闭上嘴巴,两个一起望向蓝天。
“要是有一天,也能用这种方式告慰祖父、父王的亡魂就好了,欠命的还命,欠情的还情,欠了江山社稷的,就还给我锦绣的大唐江山……”
——孝逸在心头暗暗祈祷。
却见那太白楼上云彩飞扬,清风习习,鸟儿在梧桐枝杈间飞来荡去,好一个朗朗乾坤。
忽然,一个身材颀长的窈窕妇人,抱着一个婴孩儿从楼下走过。这人穿着汉服,身形却比普通汉家男子还高。她冷漠地穿过吵叫喧闹的人群,逆着囚车的方向直穿过去。
这妇人后背上背了一把鬼头弯刀,怕引人注意,用布包着,刀尖却不小心露在外面。硕大的环佩叮当作响。
培公眼尖,叫道:
“哥哥快看,楼下抱着娃儿的那个妇人好不威武,我打赌她不是汉家女子,竟像是一个人——”
孝逸也看清了那个背影,两人几乎异口同声道:
“吴雪姑——?”
当日洛阳渡头,雪姑的勇猛彪悍,对左羽林卫来说,简直就像噩梦。仅对付她一个女子,就付出了几十条人命。周培公在她身边拼死缠斗,端的对这个苗女心胆俱裂,对那把环佩叮当作响的鬼头大刀也是记忆犹新。因此一见她背影,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名字。两个不顾一切追到了楼下,那名女子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囚车过后,一地的果皮污物。
“必定是她,断错不了的……”
“她怎么回来了,那个娃儿是谁的?”
“必是冲着清儿来的,也许根本就没走。”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得逞,如今的洛阳城,也是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非也,非也,让我好好想想……”
孝逸一拍脑袋,突然想起了什么,看了一眼培公,见他正一脸茫然望向自己。
半晌方喃喃自语道:
“大好的机会——大好的机会——”
孝逸回到宫内,清儿正在那里画一幅群芳争**,百花盛开争吐艳蕊,笔法上也渐渐纯熟。看见孝逸回来,兴高采烈的迎上来,吩咐宫人为他净面、洗手,巴巴的给他涂上唇脂、面脂。孝逸来了兴致,在他那张画上补了一朵怒放的芙蓉,又提了一首诗,清儿美滋滋将这张画裱了,挂在书房的正中央。孝逸爱怜地看他做这做那,又摆上了双陆,两个啜着清茶边下边聊。
“听说卓儿被雪姑典给了苗疆的桑虞卿,如今改名换姓,即将被立做苗王,皇上屡次下旨讨要,桑虞卿只是不理。”
“卓儿命苦,他和雪姑在苗疆既要面对大周的十万大军,还要收复四分五裂的苗山,既被那桑大将军盯上了,哪儿还有全身而退的道理?姐姐和他分开,必有不得已的苦衷,清儿固知姐姐不是绝情的人。”
“你们两个,雪姑似乎对清儿更好一些?”
“姐姐是知道卓儿在哪里都能保护好自己,所以才疼爱清儿多一些。”
“哼哼,你们两个必是早有首尾,在苗疆的时候便夹杂不清。卓儿是个傻小子,跟着你们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