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徐晃不禁迟疑。荀彧进一步说道:“此事确实为难,但如今唯有将军可以为汉王分解此忧!若将军动手,则汉王仁德之名尚存,只是过错都得由将军来承担了!将军若先斩后奏,则可震慑群臣,使其知晓携众逼迫汉王以邀
清名绝无可能!即便汉王有仁心,诸位将军忠心护主,也绝不答应!”
由于被收捕的人太多,刑部根本无法看押,因此现在这二十八家反贼都被徐晃以囚车看押在军中,因此只有徐晃可以先斩后奏!
汉王知晓此事,荀彧没有见到回信,心里立刻便明白了汉王用意,因此才将徐晃找来。
许靖的上表,加上在百姓中的舆论传播,使得汉王没有台阶可下,要想让汉王平稳的落地,那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以自己当作汉王的台阶,现在只有徐晃具备这个条件。
好在汉王现在人在江阳,并不在成都,徐晃还有先斩后奏的可能。
自古君臣之间都存在权利的争斗,但现在不是时候!天下未平,便有人掣肘,如何还能成事?荀彧洞若观火,自然要极力维护汉王最大程度的权威!
许靖上表之事才刚刚显露出这种端倪,荀彧必须要为汉王断绝这种可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徐晃是最听汉王话的人,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逾越规矩法制的事情,荀彧的“先斩后奏”令徐晃内心很是纠结。
场面无声很久,徐晃长叹一口气道:“徐晃从来遵行法度,今日便破一次例!令君放心,此事交给徐晃了!为汉王解忧,担此骂名何足惜哉!”
见徐晃点头,荀彧如释重负。然一个十余年循规蹈矩的人破例,这可不容易!
“那好!将军明日便将此事办妥!荀彧自会从中周全!”
于是二人便秘密议定此事,徐晃并未逗留,立即便回到了军营。第二日,荀彧及诸尚书正在署理政务,许靖带着诸博士急匆匆跑了进来,门下令史都拦不住,荀彧还没起身,许靖一脸盛怒模样,对荀彧稍一行礼,开口便说道:“荀令君为何下令诛杀二十八家九百余口!
莫非是汉王下令?”
荀彧故作惊讶之状,当即便离座而起,上前问道:“太仆这是何话?汉王何曾下令?荀某又何曾下令?”
荀彧的反问令众人一时无语。
“令君此话当真?”博士祭酒来敏上前相问道。
“敬达先生这是何话?某岂有虚言!”荀彧作恼怒状答道。
荀彧向来持重,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来敏见荀彧微有怒色,自知失言,连忙拱手道:“令君切勿见怪,我等实在是不解,方才如此相问。”
“有何不解?”荀彧还是故作不知。
许靖擦了擦脑门的汗,显然是走的太急。
“方才传来消息,谋反之众二十八家九百三十余口俱被枭首于城东大营!这是何故?”荀彧脸上神色由不解变成惊讶不可置信模样,不禁笑道:“太仆说笑了!诸位的上表我已呈送江阳,尚未得到汉王回书,如何就能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