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省以外也是流言四起,知道张恒死了日本人,也知道日本人在那这个做文章,日军上街巡逻已经炒的沸沸扬扬,只是双方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协议内容,让人不大看得懂。
难道已经秘密签署了协议?这种说法被多数人否决,赵子赟有可能这么做,但日本人没有这么做的理由,唯一的可能是双方还在商谈,就目前的局势看,赵子赟是被动的,此事自然有人欢喜,入平津的宋哲元,以及吃了大亏的宋子安等人,忧心的也不少,如刚刚和察哈尔有合作的傅作义、有一面之缘的石瑛等。
半个月过去了,事态依然云里雾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消息,日军依然上街巡逻,表面上看不出张恒有何异动,但在外人看来,异常的诡异,此时相信双方签署秘密协议的人多了起来,唯独这协议的内容是什么让人非常费解,总不会就是目前这种状况吧?
如今就是老蒋都有些不大相信赵子赟说的,他是知道日本人做文章的本事,当年在济南就吃过大亏,侍从室多% 次询问,得到的答复都是还在商谈,没签署任何协议。
日本人转性子了?老蒋狐疑不已,他始终搞不懂已经派兵上街巡逻的日本人为何没有下一步的动作,更搞不懂日本人拖着的意图。
这便是常人的盲点,赵子赟和王颂当初商量的时候就想着怎么让日本人和外界都盯着看似重要的事情,分析后认为军队是敏感的,因此赵子赟才会同意日军上街巡逻,不但让日本人放松了警惕,也把各界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要是说出来,连老蒋都不会相信此时拖着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赵子赟,桥本此时已经找不出更恶毒的话来骂他,不但使阴招让他难以解决,还躲着他,看那架势,就是要等一个月后,和他签署正式协议。
华北驻屯军、北平特务机关、外务省都已经派人来过,不过每个来的人都迅速拍拍屁股走人,实在是想不出办法,除非翻脸开战,想借此发难的人是有,可太牵强了些,哪怕真是针对日本人的刺杀事件,就此和察省开战,各方也还是不大好交代。尤其军部和外务省正在谋划华北自治和内蒙自治两件大事期间,任何变数都是不可接受的。
桥本骂归骂,心里庆幸一开始的时候答应了赵子赟先试行一个月的建议,因没有形成协议,他并没有正式向国内汇报,仅仅通过电文向外务省汇报过,可以说还有挽回的余地,但这需要尽快解决,拖得越久,麻烦越大。
桥本现在的想法很简单,不再纠缠两个日本人死亡一事,就当普通案件处理,他收回全部要求,赵子赟也把他那些花招收回,一切恢复到以前的状况,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听着解决起来不难,其实问题很多,桥本不但要找到赵子赟谈妥此事,还得说服驻屯军中的少壮派军官,让他们上街展示帝国的武力容易,要他们缩回来那就是要命的事,搞不好来了自作主张,后果不堪设想。
赵子赟若是知道此时的桥本早已是热锅上的蚂蚁肯定不会躲他,他还怕压力不够,桥本不妥协,打算到试行的最后几天再谈,他其实也怕日本人看透他的意图,真的签署协议,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子很难料,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他需要稳定,至少一年的稳定。
在处理好帮会这件事,赵子赟就去了张北,察哈尔工业集团旗下联合化工公司在张北破土动工,他去参加奠定察哈尔化工霸主地位的这个大型企业的动工建设,除此之外,不可对外公开的事情便是他想了解关于军队后勤方面工作的一些进展情况。
把此项工作压在武器研究局这里也是不得已的事,现在的察哈尔人才并不像前几年那么缺,但由于和日本人的微妙关系,造成一些能信得过的人才不愿意替赵子赟做事,在没有彻底摊牌前,赵子赟不敢轻易用人,只能将工作都压在当初的一些老人身上。
对此戴方瑜是有些不满的,倒不是因为工作繁重,而是杂,和别处相比,他现在这里就是大杂烩,名义上的武器研究局,实际上下属有很多与此无关的东西,比如和永兴、北方大学农学院合作的食品研究所,与早先张家口化工厂及北方大学化学院合作的化学研究所等等,戴方瑜一直不明白,赵子赟为何非要将这些东西挂在他这个局之下,完全可以放在三大集团和北方大学的合作框架之下,由集团管理。
好在叶弼亮成立秘密研究机构后,把最难的几样研究工作也一并带走了,戴方瑜相对轻松了许多,加上陈娇儿新机器和新资料的到来,几个研究所开展的研究也突飞猛进,尤其是赵子赟强加给他的一些研究。
“这压缩饼干按照二小姐提供的资料进行了改进,主要是配方,添加了部分蛋粉和豆粉,以增加蛋白质,目前有以土豆为主料和面粉为主料两种口味,试吃后还行,不过吃多了都受不了。”
接过叶弼亮递过来的压缩饼干,赵子赟撕开油纸,尝了尝,味道不错,点点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