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行商们也行动了起来,他们不敢找城外的占领军游说,不提会不会被抓起来,万一官府追究他们一个私通海寇的罪名,他们也承担不起。他们只能让他们的总商出面,去找粤海关求情,希望能开放贸易。
海关监督也很升起,朱珪莫名其妙突然就要断绝贸易,这不是断海关的财路吗,没有洋船来,他们的收入可是要大降的,关税收不收的上来他们不在乎,可海关监督大人今年的收入不能少啊,和珅和大人哪里的孝敬可从来不打折扣。
反正朱珪的这一行动,让人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海关监督等一大批广州官员去朱珪哪里求情,每个人身后都站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但朱珪就一句话,坚决不肯贸易。理由十分充足,他掌握了不法商民私通城外的贼寇,在向贼寇出售粮草的证据。所以阻断广州城外通往黄埔的水道,目的是断绝贼寇的粮草。
至于十三行的问题,朱珪的理由也很充足,夷人跟贼寇暗中勾连,如果允许跟夷人贸易,也等于是资敌。
资敌的大帽子扣下来,别说那些商贾了,官员们也噤若寒蝉,谁也担不起这个罪名啊。
结果广州的贸易就这边被阻断了。
广州这座城市对外贸的依赖,已经形成,数以万计的人依靠贸易为生,朱珪对这些一点都不在乎。
他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可有时候这种正派人做事,真的太恐怖了。在他们心里,只要面对正确,只要理念高尚,就不计后果。
朱珪阻断贸易,难道真的是为了防止资敌吗?现在黄埔占领军的物资来源,已经不是广州,而是下游的东莞、香山等地,就算从这里采购不到物资,还有福建,还有台湾呢。掌握着制海权的周琅,是不可能在陆地上封锁住的。
这些道理朱珪不可能不懂,但他只需要一个理由,断敌粮草,只是一个理由而已。
真正的原因,还得从布朗找朱珪请求降低税收的时候说起,看到洋人对贸易的重视,朱珪恍然大悟。
夷船是关键,海寇来广州城,可不就是冲着这些肥硕的夷人商船来的吗,不就是想从夷人身上咬一口肉吗。
既然如此,那干脆不跟夷人贸易,夷人的船就不来了,到时候海寇弄不到钱,又打不下广州,也就不可能赖着不走了。
这些文官就是这么可怕,他们不会考虑百姓的生计。
也许当年丧心病狂的沿海迁界策略,也是朱珪这样的人物向康熙提出来的吧,为了胜利牺牲小民在所不惜,至于是牺牲一个,还是牺牲一群,并不重要。最早提出要在沿海坚壁清野的就是一个叫做王启祚的汉人官员。
朱珪没想到的是,他的办法不但退不了贼寇,反倒会让贼寇更坚决的在城外站住脚,而且会引来贼寇新的行动。
因为由于朱珪断绝贸易的态度,让许多洋商感到了绝望,他们开始放弃进行今年的广州贸易,将目光转向了贸易氛围更为宽松的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