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商业上的事务要处理,而且绘制设计图和制作模型等其实非常损耗精神力,时时要用血神经真气种子补充,并不能全天候进行绘制,这让他感到非常遗憾。
学习机械设计,同时压实根基之外,赵大贵又要忙起蒸汽机和缫丝机等设备的设计,这是实际检验他的设计能力的好机会。
事实上,设计复缫设备的主力只有赵大贵、陈凡和谢尔敦三个人,其他三名工程师知识储备不足,最多提点建议或打下手;其他学者和工人更加不堪,连打下手都不够资格,只能疯狂地学习,努力跟上赵大贵等人的进展。
不过,缫丝机毕竟是比较简单的机械,用机器來完成中国农民自己支个锅都能做到的事情,实际没有多少难度。
只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接触过西方机械,开始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事情非常困难。
翻查各种技术资料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工作,有关缫丝机的设计也逐渐有了点眉目。
不过,工作之余也要休息,过得几天,到了洋人所说的周日,赵大贵麾下的商行、学院和工厂都照例放假休息一天。
每七日都休息一天,在后世来说极为正常,放到现在这个时间段,就显得非常特立独行了,一般的商行也就是每十天休息一天,更多的时候是根本不让休息的。
一直跟着赵大贵研究缫丝设备的谢尔敦,也终于有时间休息,顺便见一下好久不见的友人杨威利。
谢尔敦和杨威利都是望厦县人士,两家从很久以前就走得很近,到了这一代,两个人都对西学感兴趣,又同样得聪明过人,自然而然就结为好友了。
赵大贵曾称呼两人为好基友,只是谢尔敦遍览群书,也不清楚这话的典故。
这段时间,谢尔敦学习“机械制图入门”,又尝试学习西洋机械的设计,仿制出洋人的缫丝设备来,西学方面的学问飞速进步,可谓忙得不可开交,看着好朋友杨威利走上“歧路”也未能加以纠正,因此想趁着现在有时间,跟杨威利好好唠叨唠叨。
原来,赵大贵请了一帮洋人过来,要搞什么纪律培训,把手下没事干的工匠和职员全部轰过去,让洋人好好拾掇一番,还问东方学院的学者们有没有感兴趣的。
这种事情,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避之唯恐不及的,偏偏杨威利不知抽了什么风,竟跟着七八名年轻学者一起,去参加所谓的纪律培训,每天跟那些工匠一起在地上摸爬滚打,可谓斯文扫地了。
“听说某人最近老在地上爬来爬去,跟个泥猴似的,今日一见,还是挺干净吧。”
“听说某人老躲在屋里看书,一整月都不晒太阳,这脸色果然白了许多。”
两个人找个城内的茶楼见面,还没坐下呢,就不忘互相损两句,然后互相对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
谢尔敦本以为杨威利这段时间在城外吃尽苦头,应该狼狈不堪才对,没想到看见对方身上干干净净,浑身透着一股从没见过的喜悦劲,脸上多了说不清的光彩,言谈举止间多了一种雷厉风行的气息,不由暗中感到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