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丝提货单受到热捧后,普通土丝、红茶、绿茶、洋布等的提货单,也开始受到青睐,不少人专门炒这些商品的提货单。
这种热炒,对大贵商行是有好处的,至少在初期是有好处的,能快速出货,不断套取现金回笼资金呢,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很快,其他洋行和买办,包括中国商人们,也看出这其中的商机,这简直是无本万利啊,不仅能套现,清理库存,还能在其中操控价格,获得不菲的收益。
于是,怡和、宝顺、太初、旗昌、本号以及义升行等几乎所有有实力的洋行买办都参与进这项看起来很有前途的生意,也开始推出和出售各种提货单。
大贵商行虽然实力强劲,但只是一家之力,炒提货单的商贩们本来觉得这总量太小,不够他们扑腾的,发现还有这么多家也推出类似业务,便都欢呼一声,直扑过去。
接着,原来的商铺一条街里,数十家商行都在搞这个事情,每天还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到这地方买卖单据,大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个期货市场雏形就此建立。
“这个提货单市场扩张得真快啊。”有一次,徐文强到广东压货回来,看到整条街上都是朝卖提货单的商人,不由感叹地说道。
“扩张得快,也更复杂了。记得你以前跟令师合作,将整个上海的洋行底子都摸清过,有没有想过,用类似办法,通过这个提货单交易数据,判断出整个市场的运转趋势呢?”赵大贵意有所指地问道。
“这个,理论上应该可以,也就是数十家商行而已。
但是,这涉及的计算量太过庞大,统计一次就要花一两个月,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徐文强算是赵大贵结识的第一个经济学家,还是数学很好的那种经济学家,认真思索了一下,才摇了摇头。
“呵呵,我的看法跟你不同,只要套用数据的公式和计算方式确定,其他的都只是简单的数学运算而已,虽然量很多很复杂,反而没那么困难。
只要运算能力提高了,那就能轻松把控整个上海的贸易情况,然后依靠这一点控制提货单市场,从中牟利,几乎是易如反掌。
有关复杂运算的事情我来负责,公式和计算方式你来做,再找人做基础数据的收集,我们看看能不能借此机会,把整个上海的洋货贸易都给控制了。”赵大贵呵呵一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却跟徐文强截然不同。
“要真能解决运算速度的问题,这倒是可以一试,就不知东家哪来的信心,觉得自己能把如此庞大的计算量都能解决呢。”徐文强迟疑地说道,但觉得这事情很有意义,也很重要,最后还是同意一试。
接下来的日子,大贵商行也参与到提货单的买卖中,忽而拉高生丝,忽而拉低茶叶,一时间让整个提货单市场的商人们都侧目。
接着,其他洋行也开始跟进,并不满足于只推出自己商行的提货单,也开始炒作其他商行推出的提货单,一时间形势变得非常复杂,涉足其间的人有时能赚大钱,有时又要赔钱,而且赚钱和赔钱的幅度都越来越大了起来。
很快,整个提货单市场的局面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到就是经商数十年的老手,都搞不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